第459章 高压之下(1/3)
2015年10月9日,星城市高新区管委会。
清晨八点半,园区东南角的指挥塔已经亮起灯光。这里临时搭建了一座“走廊工程调度中心”,由市委直接统筹,统筹全域300多个在建项目的数据流与执行链。
调度大厅里,三十多块电子屏幕正同步显示建设进度、资金流转、招商洽谈、人才引进等实时数据。
“我们不是在搞个项目园区,而是在建一个数字化、分布式的产业城市。”李一凡对赵斌说,“这不是权力扩张,是系统重写。”
赵斌神情凝重,他刚收到通知——大夏四九城派来的小组提前两天进驻。
“他们要的不只是资料,他们会进单位,谈话,看‘不成文指令’。”
李一凡反问:“你觉得我们哪里有问题?”
赵斌迟疑:“走得太快,组织系统、财政系统都来不及响应,干部适配体系太新……”
“所以你才更不能退。”李一凡眼神犀利,“我们要逼系统进化,而不是等系统同意。”
……
上午十点,四九城派来的小组驻地,会议室静得落针可闻。
大夏四九城派来的组长梁乾是副部级高官,调任大夏中忌委协管巡视事务前,曾主持过三轮“改革湃”干部选拔试点。
这一次,他的目标并不简单。
秘书汇报:“星城市三年内调整干部条线627,基层干部适配率高于全省平均23个百分点。”
“特别是这份‘机制适配评价体系’,打破了‘德能勤绩廉’传统五项评价,加入‘数据适应力’‘创新反馈频率’‘系统运作参与度’等三项新因子。”
梁乾点头:“他们真敢动。”
“安排小组进驻市财政局、人社局、高新区、纪委,另设个别谈话点在星谷片区产业办。”
……
与此同时,星城市财政局会议室内,气氛骤然紧张。
副局长朱韶明脸色苍白:“大夏巡视组的人来了,点名要看我们对中微、长鑫、美团、腾讯项目的财政支出明细,还要求说明‘审批简化机制’来源依据。”
“最关键的是,他们要见彭学文局长本人。”
财政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