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行星改造的挑战(6/10)
去解决问题。他们不辞辛劳,奔波于各个文明之间,不知疲倦地与不同文明的领导者、科学家以及普通民众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和解释。
宫野·静通过展示详细而精确的数据,以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演示,向大家全方位地展示了新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她运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只要在严格的控制和监测之下,纳米机器人和引力场发生器等前沿新技术是完全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而不会对行星造成任何不可控制的风险和危害。零则凭借着他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协调能力,全力以赴地化解各方在资源分配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他深入地了解每一个文明的需求和担忧,通过精心的计算和权衡,制定出了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资源分配方案。并且,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和协商,他成功地争取到了各个文明的支持和配合,确保了行星改造工程能够重新步入正轨,顺利地向前推进。
在一颗被命名为“蓝星”的行星改造项目中,最初的规划是采取一种激进的策略,即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引入外来的生物物种,期望能够迅速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然而,宫野·静凭借着她那敏锐而又精准的专业洞察力,及时地指出了这种激进方法背后可能隐藏的巨大风险。她深刻地认识到,大规模地引入外来物种,极有可能会打破蓝星当地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生态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因为不同的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贸然地引入大量的外来物种,可能会引发物种入侵的问题,导致本地原有的生物物种受到排挤和威胁。同时,还可能会引发生态位的激烈竞争,对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她提出了一个更为稳妥和谨慎的建议。她主张首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工作,精心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引入少量的生物物种,然后密切地观察和监测这些生物物种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相互作用情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密切监测之后,根据试点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再逐步地、谨慎地扩大引入物种的规模和范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检验,事实证明了宫野·静的建议是无比正确和明智的。通过小规模的试点,科学家们能够及时地发现和解决生物物种在新环境中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