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第104章大明气数已尽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04章大明气数已尽(2/4)

有了这些传言做铺垫,登时便有“有心人”将这一切,与朱元璋先前所推行的新政,相结合起来。

在朱标奉旨监国的第一天,进言上书的奏章,便像是雪片一般朝着朝廷涌来。

而告病在家的胡惟庸,在得知这一切之后,登时便在后院起香祈祷上苍。

胡惟庸虽然不是笃信儒学的清流。

但也是自幼饱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这些瞎话传来传去,胡惟庸已然有几分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了。

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自己刚刚对朝廷的公文做了手脚,等着朱元璋下一步的行动的时候,朱元璋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病了!

不仅如此,金陵城中也是流言四起,各类”天象”也是层出不穷。

自幼受自然经济影响的胡惟庸,在骨子里几乎毫不犹豫的便会相信天人感应的说法,以至于都有点忘了,那些流言之中有不少就是自己发出去的。

更何况,自己为什么要把永嘉侯朱亮祖,给拉上自己的船

还不是因为朱亮祖是淮西勋贵里的“异类”!

别看朱亮祖的脑子不太好使。

但是如果真的上阵杀敌起来,朱亮祖绝对不输大明任何一个国公。

即便是朱亮祖在大明开国之前,数次击败朱元璋,甚至还曾经降而复叛,仍旧是凭借着军功封了侯爵!

毕竟放眼整个天下,能在两军对垒之时,击伤宿将常遇春,单单凭这一条战绩,就足够证明朱亮祖的实力了。

公侯伯子男,侯爵仅仅比公爵低了一等!

要知道,洪武三年,朱元璋将北元逐出中原之时,汤和的封号,也不过仅仅是中山侯而已!

朱亮祖,就是胡惟庸的最后一张底牌!

如果仅仅是弄死一个书吏,胡惟庸哪里用得着朱暹父子二人动手!

单单靠相府的这几块料,就足以把这件事办的漂漂亮亮了。

但是胡惟庸还是要让朱暹父子二人去动手。

只有这样,朱亮祖才能毫无选择的站到自己这边来。

这也是唯一能够分裂大明勋贵的方法。

跟其他勋贵一样,朱亮祖在京营之中也有一大票的旧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