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局」

第146章 活扣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46章 活扣局(1/4)

这一刻,气氛接近凝滞。

之前,黄明昊和老头的表情紧绷,精神高度集中,甚至屏住了呼吸。

这一刻,他们却放松下来,眼里甚至闪过一抹惊喜。

按理说,黄明昊请人鉴宝,现在宝贝鉴定为真,他应该高兴。

但他很聪明。

非但没有表现出兴奋,反而满脸质疑。

“你确定,不多看看,可别糊弄我?”

我将红木盒子推到他们面前,起身用强光手电照在里面。

一瞬间,那玉圭和玉璧被照得通透,任何细节都纤毫毕现。

我指着两件玉器说:“首先,这玉是老料。玉石在切开后,没了石皮的保护,一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埋藏于地下的古玉,收到土壤和地下水等物质的侵蚀,产生氧化现象的痕迹会更加清晰。这种痕迹,我们行内一般称作‘沁色’。这种沁色,也是我们判断玉料年代的主要依据。”

“根据埋藏地下时期长短的不同,沁色深浅也会不一样。一般而言,商周时期的玉器,沁色会很深,汉代和魏晋时期,沁色会比较浅。”

“还有,玉器长时间深埋地下,表面还会被腐蚀。根据埋藏时间的长短,腐蚀的情况也会不一样。除此之外,判断玉的新旧年代,还可以根据上面的包浆和气味。时间越久,包浆越厚,腥味也会越重。”

“像这两件玉器,沁色很深,氧化程度不一般,表面腐蚀较为严重,包浆浑厚,且腥味很重,基本可以判断为商周时期的古物。”

“而且,这上边的腥味,到现在还没怎么散掉。依我看,这是撂地新出的吧?”

黄明昊和老头对视一眼,眼里带着一抹窃喜。

就仿佛是偷到鸡的黄鼠狼。

黄明昊没承认,一抬下巴示意:“接着说。”

我组织好语言,继续说道:“除了玉料本身外,还可以靠玉器的工艺来判断。因为玉器起源比较早,所以各个年代的工艺,也大不一样。一般而言,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大多采用切割和打磨的工艺,因此玉器表面的纹路,会比较简单,而且能看到曾今打磨的痕迹。”

“商周时期,随着工具的发展,工艺的进步,玉器更多采用钻孔和琢磨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