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故事贰(3/7)
,而不应有任何反抗的念头。与之相对,那些达官贵人则被视为是命运的宠儿,生来就拥有富贵命。他们凭借着家族的世袭特权,无需付出太多努力,便能享受荣华富贵。这种对命运的解读,进一步加深了社会阶层之间的鸿沟,使得底层百姓在心理上更加认同自己的悲惨境遇是无法改变的。
皇帝更是被尊称为“天子”,这一称谓源自儒家的“君权神授”思想。统治者利用这一观念,宣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是上天派来统治百姓的。既然皇帝是上天的代言人,那么百姓对皇帝的统治就必须无条件服从,任何反抗行为都被视为对上天的大不敬。在这种思想的笼罩下,百姓们的思想被严重禁锢,逐渐失去了反抗的意识。
其实,如果整个社会的百姓都非常努力,却依旧无法摆脱贫困,那么问题的根源很可能并不在于百姓自身,而是在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此时,真正应该反思的不是百姓个人的过错,而是整个社会制度的缺陷,人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改进这个不合理的制度,让自己能够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忽悠百姓要不停地自我反思,要接受所谓的命运,这样一来,他们一切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都有了“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分配机制的不公平被彻底掩盖了下去。而百姓就在这种思想统治下,一直过着勤劳却贫穷的生活,他们燃烧自己的生命,却只是让统治者们过上了奢靡无度的生活。直到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开始觉醒,生活才有了质的飞跃,百姓也才彻底摆脱了身上的重担!
老师讲完故事,屋内一片寂静,大家都沉浸在故事的余韵里,久久回不过神。有人轻轻叹气,有人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还有人小声地和旁边的人交流着自己的感受。
不知是谁先开了口:“这郭六可真是太可怜了,那个时代对女人太不公平。”这话一出,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是啊,明明是大环境逼得人走投无路,最后却都怪到她一个弱女子头上。”另一个人附和道。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缓缓说道:“以前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老百姓就像被蒙着眼拉磨的驴,累死累活,还不知道自己为啥这么苦。”
这时,一直静静听着的老师又开口了:“这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