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售楼部的日子」

第4章 关于天之骄子的心理包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章 关于天之骄子的心理包袱(1/2)

那个时间点,很多人鄙夷我做兼职,也很多人会嫉妒我做兼职。

当时很多本科生都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都会觉得做销售是低人一等、素质下降、道德崩坏,鱼跃龙门后,最终不应该是这样的出路,国家培养一个本科生不容易,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自己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更不容易。。。

虽然我也不喜欢销售这个职位,我胆小怕事,天生不会来事,对不熟络的人不会主动打成一片,也不会主动攀谈,但这个是门槛最低又能接近我想要的从事的行业的职位,是高考盲报志愿后,获得的一个修正的机会。

对于当时的我还说,如果毕业即失业,我回到生我养我的小地方,我同样地没有人可以依靠,我可能连公平地获得自立的机会都并不多,父母已经下岗多年,温水煮青蛙般的慢慢被社会淘汰,小地方本来好的岗位都不多,基本上都是世袭制,好的岗位基本上都是上一辈的人通过可控操作,互相交换对调而来,哪里还有什么新增需求,就算有,也不是我们这种并非圈子里知根知底的人可以进去的。

由于我一直都知道我这个专业我自身并不占优势,所以很早我就在设想预谋出路。

我一早就不敢想自己是天之骄子,我只求能养活自己,能在这个城市立足,能有一段新的,好的人生罢了,能在读完大学之后,还能重新能选择的机会,是一种幸运,为了读高中,我选择离家远的高中,为了读大学,我又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为了能就业,我又选择了不太喜欢的职业岗位,我就不能为了自己好好再选择一次吗?

因此,在当时的我来说,是属于降维打击。

当时很多人都会为我觉得惋惜,觉得像我们这样的毕业生应该要找到所谓的管理层工作才是专业对口,才对得起自己的四年所学的专业,才是政治正确的。

当年十分流行一个岗位,叫管理培训生,说得非常好听,就是从低做起看具备哪方面的优势,然后重点培养成为管理人员,都需要进厂,都需要从最低职位做起,而且也需要轮岗,不同部门之间轮转,基本一签就三年,然后三年都是拿着部门最低档的工资,脏累差苦忙,然后呢?三年后又以各种不合理的要求,继续压榨吗?这个对于我来说,肯定不是最好的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在售楼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