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

第430章 进退两难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30章 进退两难(2/5)

向城区腹地推进的计划,撤回了南部城区。

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对峙局面,伊军没有贸然发动反击,而是在全面加强北面城区的防御。到此时,伊军已经在哈马丹北部城区修建了总长度超过20公里的地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防御网络。这是在美军掌握制空权,而伊军的地面防空伞无法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的情况下,伊军唯一能够拿来应付美军轰炸的办法。

同样的美军也无力继续进攻,第一步兵师,第一骑兵师,第三机步师,第四数步师,第101空突师,第七步兵师都在进行整编,无力投入战斗,而第二步兵师,第十山地师不足以突破伊军的防线。最严重的还是美军无法获得足够的弹药物资,其后勤线路一直岌岌可危,根本无法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足够的支持。

从美军攻入了伊朗腹地开始,伊朗游击队就频繁出击,一直活跃在美占区内。当时,由甘宁军培训出的那些伊朗游击队员是绝对的主力。这些接受了培训的游击队员还带动了大量地方民兵,加强了游击队的力量,扩大了打击范围。

初期,伊朗游击队主要集中力量对付美军的巡逻队,以及在中小城镇的占领军。随着游击队的规模逐步扩大,美军的营地、物资运送车队成为了新的打击对象。特别是物资运送车队,是游击队最佳的猎杀目标。

美军最初的时候也没有怎么重视游击队的威胁,甚至没有给物资运送车队安排多少护卫兵力,直到越来越多的物资运送车队遭到袭击之后,美军才发现自己的后勤保障线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随即,美军出动了大批兵力(主要是国民警卫队)以及其他盟国派遣的部队来专门负责保护后方的重要交通线,并且护送物资运送车队。

当时,美军在后方一共部署了四个师的国民警卫队,算上英、西、意、日等国派遣的军队,一共有15万大军负责后勤保障线路的安全和后方的占领工作。同时,伊朗也在美占区内投入了大概5万名游击队员。

表面上,美军的兵力占有绝对优势,可实际上,美军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游击队神出鬼没,而且得到了占领区内的伊朗民众的支持,美军则是被动防御,因为还要担负起占领任务,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像游击队那样灵活自如的行动。

不管是兵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砺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