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救城之谏(7/8)
皇帝的表情,希望能得到他的认同。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皇帝能够相信他的话。
皇帝听后,缓缓放下剑,坐回椅子上,神色无奈,长叹一声:“李盟主,你有所不知,朝中大臣意见不一,有人主张求和,有人主张抵抗,朕也难以抉择。贸然出兵,若战败则后果不堪设想;若求和,又恐失了民心,遭千古骂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作为一国之君,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皇帝的脸上写满了忧虑,那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李昂向前一步,言辞激昂:“陛下,求和实非良策。今日求和,明日金国便会索要更多,中原百姓将永无宁日。太原乃中原门户,一旦失守,金兵长驱直入,大宋江山危如累卵。我等武林中人虽力量微薄,但已与太原守军紧密合作,严阵以待。只要朝廷派遣援军,军民一心,定能击退金兵。”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充满了感染力。他的双手紧握,仿佛在向皇帝展示他的决心。
皇帝沉思良久,目光紧紧盯着李昂,问道:“你凭什么让朕相信,你们武林与太原守军能守得住太原?”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毕竟战争不是儿戏,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皇帝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审视着李昂的自信与决心。
李昂挺直腰杆,自信满满:“陛下,武林各派虽分散各地,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众志成城。少林武僧、武当弟子、峨眉女侠等皆已响应号召,奔赴太原。他们武艺高强,心怀家国,定能与守军并肩作战。而且,我们已在太原城加固城防,储备粮草,布置陷阱,只等金兵到来。”他详细地向皇帝阐述了他们的防御计划,希望能让皇帝放心。他的声音坚定而自信,仿佛在向皇帝描绘一幅胜利的画卷。
皇帝微微点头,神色逐渐缓和,眼中多了几分信任:“李盟主,朕信你这一回。朕决定明日朝会便向大臣们说明支援太原的意愿,即刻筹备援军,同时派人彻查奸臣之事。”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希望,那是对胜利的希望,也是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李昂心中大喜,跪地叩谢:“陛下圣明!有朝廷支援,太原无忧,中原无忧!”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李昂深知,接下来的每一刻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