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武穆辞世(3/4)
军纪从而锻造出了一支战力超强的番兵军团。
此外,对于反叛无常的周边部落,此前宋朝的边将多奉行以杀立威绝不手软的强硬政策,曹玮在处理这种事时却是刚柔并济。他恃强却不逞强,若是有人主动招惹是非,他必以雷霆之怒予以回击,而对那些真心归附的异族部落则施以法度和恩德对这些人加以招抚和收揽,由此边地得以大体太平无事。
为了加强边地防御以及防备和震慑异族骑兵不厌其烦的侵扰,曹玮在西北大地广筑城寨和堡垒,就如是一颗颗钢钉深深地嵌入在了广袤的西北大地上。另外,他还在这些寨垒和城池之外挖沟掘壕用以阻止骑兵的冲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措施在当时看上去好像是多此一举,但在后来的宋夏战争中,曹玮的这些极具战略眼光的举措被范仲淹和“种家军”的创始人种世衡奉为抗击西夏入侵以及蚕食西夏领地的不二法门。
作为大宋在西北地区的护国柱石,曹玮的戎马生涯应该是没有遗憾的,但这其实也正是他的遗憾之所在。以他的军事能力,他本可以为大宋建立更大的功勋,可他的时运却是不佳。当辽国与宋朝杀得天昏地暗时,他还只是一个初上战场的新兵,而且他的驻防地还是西北。当党项巨寇李继迁威风八面之时,他也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小将,而且李继迁这一生大多数的时候也只是找了他大哥曹璨的麻烦。等到曹玮终于把自己打磨成一把锋利无比的战刀时,辽国已经成了大宋的兄弟之国,党项人也在李德明的统领之下变成了乖乖听话不再招惹宋朝的臣子,而吐蕃人更是早已被他所彻底打服。放眼望去,曹玮在自己战力爆棚之时发现自己周围已然找不到任何的敌手。
与曹玮的人生境遇类似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宋军当年西征党项乌白池时的超级少年战将王德用。尽管比曹玮还小了八岁,但王德用的大名可是比曹玮更早地被人所熟知,可他俩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俩正当壮年之时已然是天下无战事,他们曾经紧握于手的钢刀也就此只能是高悬于堂。本来可以成为大宋新一代超级战将的这二人就此将自己的锋芒隐没于和平年代的歌舞升平之中,本是凶神恶煞一般的两员盖世武将活生生地被改造成了主政一方的文官,在这方面王德用可以说是比曹玮还要“不得志”。
更为令人感到叹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