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国兴亡史」

第43章 天子之怒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3章 天子之怒(2/5)

的十月,随着刘娥和李宸妃一同下葬于赵恒的皇陵永定陵,赵祯再又好好地痛哭了一回,自此他们母子才算是真正地在物理层面上被永世隔绝。

逝者已矣,而活着的人还得继续在人间的烟火以及世事的悲欢苦辣中痛并快乐地活着。这边刚忙完两位母后的葬礼,赵祯转而就是一记凶狠的大棒子直接将帝国两位最顶级的大佬给打翻在地。

这件事的源头还得追溯到赵祯给刘娥上谥号的时候。当天文武百官集体到刘娥灵柩停放地洪福院去参加刘娥的册命谥号大典,等到事情办完之后,这些做臣子的按照礼制还得去向皇帝赵祯表示一下慰问,可身为宰相的张士逊却跑到枢密使杨崇勋的家里喝酒去了,而且他俩喝得酩酊大醉把正事都给忘了,一众官员等到中午也没等来这两位老兄。这可就把这帮大宋官老爷们尤其是那些朝中的言官给惹得鬼火直冒,这一次直接是他们的老大——时任御史中丞的范讽亲自撸起袖子上疏弹劾张士逊和杨崇勋贵为百官之长有违臣子之礼。

赵祯这一次也不含糊,他丝毫没有念及与张士逊的师生之谊,再加上这半年下来他也已经发现自己的这位马上就到古稀之年的老师是嘴上功夫强过手头功夫的一枚老朽。在赵祯看来,这位老先生比起前宰相吕夷简简直不是差了一星半点,尤其是在这年夏秋时节的旱灾和蝗灾面前,身为一国宰相的张士逊竟然是无所作为,整天就只能干瞪眼或是跪地磕头认错。凡此种种都让赵祯对张士逊是失望不已,而这次他和杨崇勋竟然如此的因私废公就实在是不能怪赵祯不讲情面了。

罢免了张士逊之后,那么又该由谁来顶替他留下的职位空缺呢?思来想去,赵祯终究还是觉得吕夷简这个人最为合适。在冷静了大半年后,现在的赵祯终于是意识到一个本质性的问题,那就是无论吕夷简是出于何种目的和考虑,但事实就是——在李宸妃过世的时候只有吕夷简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对抗不可一世的刘娥并为李氏争取到了应有的礼遇,这对身为人子的赵祯来说是实打实的一份恩德。

就此,一份诏令随即颁下:宰相张士逊罢为尚书左仆射兼判河南府,枢密使杨崇勋罢为河南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兼判许州。

自此,次相李迪按顺位晋升为大宋的首相,重新回到京城的吕夷简则被封为门下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北宋帝国兴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