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朱熹(1/3)
这可是华夏文化的经典传承啊,而且每一个不同的注疏版本,都是注疏者思想的一种传承。
就拿论语一书来说,影响力最大的是南宋时期朱熹版本的《论语集注》。
这本书注疏完成后,迅速在南宋文人群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朱熹注疏版本的《论语集注》影响力很快就超出了文人圈子。
甚至在南宋后来的科举考试中,那些考生都必须熟读朱熹版本的《论语集注》,并以这个版本的注解为标准。
这也使得朱熹的思想大行其道,程朱理学中的朱就是指的朱熹。
程朱理学影响了后世近千年时间。”
“天呐,当一个人的思想传播出去甚至影响到一大群人的时候,那不就是成圣了吗?
这个朱熹也太厉害了吧。”克里斯蒂亚娜惊叹着,显然她也明白朱熹的厉害之处。
王修缘摇了摇头:“你说的确实是这样,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朱熹还真就被捧成了圣人一般的地位。
他主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受到了封建君主、当权者统治阶层的欢迎、男人的欢迎。
主张的就是臣子和百姓对皇帝统治的绝对服从、绝对忠诚,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孝顺,女人对男人的绝对服从、绝对忠诚。
他提出的思想大多都是符合皇权和统治阶层利益的,所以南宋、元朝、明朝、清朝的皇帝都大力推行这种思想的传播,因为这种思想非常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所以一度被冠以圣人之名,不过这也给后来华夏百年屈辱埋下了一些祸患。
与此不同的是,孔子的《论语》中有一句【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难,罪在朕躬】。
意思就是皇帝德行不够的话是不配统御天下万民的,如果全天下的老百姓过得不好造反了,那就是皇帝做的不好,皇帝有罪。
其核心思想就是皇帝有让全天下老百姓过得上好日子的责任,不然的话,造你的反也是你活该。
而孟子在《孟子》一书中明确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要传达的思想和意思非常明确,你能让老百姓过得好过得开心,老百姓就让统治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