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

第422章 大汉的将军们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22章 大汉的将军们(1/3)

文官的主要职务其实也就这些了,剩下的“三台六司”还有四个司,分别是“官吏司、刑罚司、工商司和祭礼司”,分别对应后世的吏部、刑部、工部和礼部。

这些任职人员属于袁熙信任的,但是并非袁熙近臣的那些,还有些是袁熙妥协的结果。例如,孔融之所以在这宣读官员任职情况,就是因为孔融自己就是“祭礼司”的尚书,主要负责祭祀和外交礼节等事务,孔圣人的后人正适合这个;“官吏司”其实很重要,但是主要是负责中低层官员的任命,至于高级官员都是袁熙亲自任命的,因此袁熙选择了荀攸任尚书,荀家在人才管理上还是很有威望的,而且袁熙把袁家书院的男子分院也交给“官吏司”管理,女子分院则是由皇后伏寿和魏国公夫人甄宓二人管理,伏寿管理许都的,甄宓管理邺城的;“刑罚司”必须是个公正且对司法熟络的人,袁熙瞅了一圈发现还就是陈群最合适,只能任命陈群这个降臣当尚书,陈群的个人能力自然没话说;而“工商司”有点麻烦,工业和商业的人才袁熙了解的不多,而且这个时代工业还能让文人们略微重视一下,商业基本上是被鄙视的,本来甄尧是最佳人选,可惜他之前没有官身,直接提拔不方便,然而,刘晔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议,最近送到了袁熙的桌案上,袁熙看了以后惊为天人,可以说是未来京杭大运河的前身,疏通了南北的各个水系,除了烧钱和烧人力以外,堪称完美,因此,袁熙任命刘晔为“工商司”尚书,同意了刘晔部分水利设施的开发,先保证颍川、河南、陈留、南阳四个郡的水系贯通。

剩下的“三台六司”各级官员任职,大部分都是“三台六司”的长官们自己任命了,袁熙只是知道,然后有个印象就行。

孔融的宣读当然还没完结,因为武将或者说将军们的任职还没宣读。

“河间张氏,名颌,字儁乂,作战勇猛,忠义无双,今进封为前将军,暂驻守安邑城;封爵鄚侯。”张合不在这,袁熙所有有营令的将军都不在这,包括马振,马振在许都,袁熙现在在许都西边的一处皇陵。张合的并州刺史没有继续留任了,袁熙只给了他一个前将军这类的称号将军,还加封了侯,就是要跟所有将领们明确,他们以后只能负责军事,不可染指政事,并州刺史给了高柔,主要是并州的官员确实支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