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府兵制(2/3)
为司马懿其实不支持这么做,因为他自己就是世家部曲类型的征兵制拥护者,司马家就自己保留着一些部曲,大概有个几百人,这在汉末的世家大族中十分常见。简单的说,旧的征兵制就是少量纯粹的职业军人和募兵制的相结合,这是战国时期吴起创造“魏武卒”之后才流行起来的。正常情况下,这两类军人都是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就像袁熙身边的近卫营,基本上不参与屯田的,其他将军的亲卫队也是一样;剩下的部队都是要参与军屯,如果都不参与军屯,那袁熙和曹操都没有粮草来源了。
要知道纯粹的军人待遇都非常高,像袁熙的近卫营部队就一直是双倍粮饷,而且逢年过节以及庆功的时候都是有额外奖励的,他们的家人,袁熙也给与特殊照顾的,否则他们怎么像疯子一样在战场上护着袁熙的性命。而每次募集来的人,不但战时要支撑支撑他们的粮草、兵器、马匹等,即便是战事停止了,还要继续支撑他们的粮草。
“我不是说要废除‘部曲’,只是把征兵制修正一下,这么大的军费我们实在支撑不起来。你要知道,十万大军之前还没什么,一旦超过十万大军,那花销真的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收入能扛得住的。”不错,袁熙搞“府兵制”的用意就是为了节省军费,其实如果能扩大军屯,也能搞定军费,但是这样会让普通百姓受损,反而有害无利。因此,回归过去“兵农合一”征兵制度的府兵制,反而能跟均田制结合起来,起到节省军费的作用。
“但是,这样会不会让那些将军们权力扩大,他们掌控着将军府,而且地方的校尉营、司马部和军侯曲又独立归他们管辖,一旦出现问题,可就是万劫不复。”司马懿所说的将军府,就是这次府兵制的关键,袁熙暂时根据自己这次安排的“前后左右”、征“东南西北”等八个将军为基础,建设了八个将军府,府衙所在地就是这八人的暂时驻地,主要负责管理天下所有兵马,所有的士兵都直属于八个将军府,不管谁当将军,而这些将军府要出征必须有袁熙这个大将军同意,兵马司审核通过。而校尉营在每个州设一个,司马部在每个郡、府或者国设一个,至于军侯曲则是每个县设一个,专门负责召集这些府兵。
之所以说是召集,是因为府兵们平时就会有军籍,平时回归家庭,参与农事生产等,只有战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