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街溜子咋还穿到北宋知否剧了」

第447章 惹小爷,掀桌子喽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47章 惹小爷,掀桌子喽(2/3)

们自诩学识渊博,那为何每年还要给西夏送去岁币?你们学识高,满朝文武竟连一个弹丸之地的西夏都打了那么多年,却至今未能拿下。我并不否认我朝有诸多有能力的大臣,但像这些在朝堂上只会拖后腿的水货,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吏治若不加以改革整顿,我们又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金帅的话,犹如一把把利刃,直直刺向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空谈误国的大臣们。众人被他怼得面红耳赤,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言辞来反驳。

这时,又有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胡须花白,神色庄重,语气略带责备地说道:“智勇爵,你虽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但也不可如此目无尊长,肆意诋毁朝中同僚。改革之事,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动摇国本啊。”

金帅看向这位老臣,神色稍缓,语气却依旧坚定:“老大人,我金帅对诸位向来敬重,只是如今大宋面临的局势严峻,不容我们再这般因循守旧的自欺欺人。改革固然要慎重,但更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若只是一味地畏首畏尾,不敢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大宋又谈何兴盛?”

金帅言辞犀利,句句切中要害,对当下吏治的积弊毫不留情地批判;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则满脸怒容,纷纷站出来维护旧制,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论之声在朝堂内久久回荡。赵祯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沉静,目光如炬,静静地看着这场唇枪舌剑的交锋。他心中清楚,这场争论的背后,是大宋未来发展方向的抉择,关乎着国家的兴衰荣辱。

良久,赵祯长叹一声,声音打破了朝堂上的喧嚣:“智勇爵,吏治改革乃国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且说说有何良策,能让我大宋吏治焕然一新?”

金帅向前一步,身姿挺拔,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从容说道:“臣建议,在原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之上,增加生产、城建、民意等等综合考评,将这些作为官员晋升的重要准则。不能再让那些毫无建树的官员尸位素餐,一旦发现,直接清除出官员队伍,而不是将他们调任到另一个地方继续祸害百姓。并且,不能仅仅因为科举中第就必定有官可当,应当注重真才实学与实际能力。各地州府县,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拔专项人才为官。同时,多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剧组街溜子咋还穿到北宋知否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