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男人戒烟那点事(一)(2/4)
于捅了马蜂窝,点着了火药桶,不仅仅是伤了一个烟民的自尊,还伤了人家作为男人的自尊。哎,这个我认为的芝麻小事怎么就不能根绝呢,它是我家多少绵延不绝的家庭战争的导火索呢,那可比“萨拉热窝事件”更直接,也比巴尔干半岛火药更足。怎么也熄不灭的小小烟头呀,让我的烦恼像不绝的烟雾一样如丝如缕。
我妈说我爸30岁时因为咳嗽久治不愈,一次就戒烟了,他当年上学时可是和几个穷哥们一根烟要三个人轮着抽的,恨不得把烟屁股都吃了,号称“三烟友”呢。我从来没见过我爸对香烟表示过一丝一毫的兴趣,就像他从来都不认识香烟为何物,可惜这成功案例没在我家继续推广,我要拿我爸来要求我家那位,那简直是成心找不痛快啊。当然,我家也有成功戒烟的,我一个姐夫也曾经是烟酒之徒,但现在应酬的酒还时不时在喝,烟说戒就戒了,只不过身形比以前横了许多。胖就胖嘛,反正又不是要惹媳妇的俊小伙还要注意形象,人到中年健康最重要啊。
我家那位烟民的烟龄起于高中,他当年竟然无视学校禁令,躲在学校树林里、藏在男生宿舍里偷尝香烟禁果。估计那时也买不起像样的烟,我没问过他尝第一口劣质香烟到底是什么味,怎么就上瘾了呢?好歹也是一班之长,怎么和混混一样不顾形象?多好的一个青年啊,就被这样毒害了,而且这毒害还持续到现在,让我们娘俩也跟着受害。他很自豪上大学的行李中就有两条“奔马”烟,有这样的爹啊?也太纵容儿子了吧。大学期间他只有没钱花时才会想起给他爹花八分钱寄两行字“我一切都好,就是生活费快没有了。”那时长途电话还不方便嘛,如果不写信也可以花四分钱寄张明信片,一样能起到催款的作用,就那两句话写个明信片也足够了。我当年还有幸收到他的一张明信片,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就一句话“春眠不觉晓”。我看了半天不知所云,琢磨不透这个深奥的人到底要说些什么,是兴之所至向我问候春安?还是因为里边带了我名字的一个字,想说点什么功夫在诗外的意思?我自作多情地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最后追了一份长信好像也没问出所以然。
他后来告诉我大学的那点生活费里,饭费、书费、烟钱各占三分之一,不过我估摸他出了邮局领到钱第一件事可能是先去烟摊解决一下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