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又一台印钞机诞生(1/6)
陈羽先是一愣,随后笑着说道:
“老朱,原来你家中的木材生意还包含了冬日里京师的炭火,这样一来咱们的蜂窝煤生意,还真的可行!”
“那就按照老规矩,卖出去的钱先三七分打点官员,剩余的再由你我二人五五分!”
朱高燧满脸疑惑的瞅了瞅陈羽,又看了看朱棣。
他这才知道原来生意中的分成比例,竟然如此……逆天。
皇帝做生意还需要沿途官员点头?
不要说皇帝了,就连自己这位大明赵王爷平日里想做一点小本买卖,那也是无人敢惹。
但知晓了精盐生意的大致利润之后,朱高燧并没有感觉陈羽很亏。
毕竟利润如此庞大,无论放在哪个商贾身上,那都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暴露,甚至还会因此遭到杀身之祸。
可朱棣不一样,他就是大明的天。
大明没人可以动得了他。
这样一来,以后精盐生意就会成为陈羽手中一台每天都会印刷的印钞机,这反倒让朱高燧有些羡慕。
一年的利润,可比自己一年的俸禄多得多。
精盐生意他肯定是无法参与其中了,就是不知道这蜂窝煤生意……自己能不能从中也掺上一脚。
刚有了这个想法,朱高燧猛地一怔,当即问道:
“陈掌柜,这蜂窝煤一枚两文钱的售价……真能作为货物进行售卖?”
朱棣听后也沉默起来,他方才的注意力全然都在今年冬日百姓终于可以不用再受严冬之苦上。
毕竟两文钱的价格放眼整个大明,百姓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忽略了商品本身的因素,那就是一个商品想要盈利的话,必须做到售价大于成本,这样才可以获得利润。
否则迎来的只能是亏损。
而两文钱却是造福万民的售价。在如此低廉的价格面前,哪里还能有什么利润可言。
哪怕如今大明遍地煤山,可其中的成本还需要蕴含人工费、成本费、提炼费等等。
最后一刨除,哪里还有什么利润空间?
如果这样的话,最后说不定还需要用朝廷国库来补贴亏欠,才能做到这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