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201章 朱棣的临前交代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01章 朱棣的临前交代(5/6)

年,发生了北方学子全军覆没的事件。

朱高炽皱眉,当时自己在北平,并没有参与到南北榜的争端之中,但对于对于夺权的观点他反倒有些不认同。

毕竟大明建国,尽管将北元被赶出了中原大地,可残元势力在北边进行十次大规模侵扰进攻。直到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领15万大军,在捕鱼儿海之役中击败了北元最后的主力军,元才彻底从名义上灭亡。

大明偏安南方,北方边境战事繁多,对于北方的控制弱,朱元璋非常在意北方的人心。大明和元势力,处于拉锯交战的复杂局面中,要抓住北方人心,必须抓住读书人的心。大明初期,还有不少读书人忠于元朝,“身在江南,心思塞北”不愿臣服大明。

洪武十五年,大明恢复三年一考的科举制,要抓住北方的士子和人心,是皇帝朱元璋最在意的。主考官刘三吾、张信等人虽然是南方人,但也遵循了考试公平原则,没有徇私舞弊,但他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领会皇帝柔北人的‘宏图远略’。

朱元璋恼火自己的大臣破坏了自己的大计,于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南北榜事件引发的北方考生不满问题。南北榜事件,可以看作朱元璋抓住北方人心,打压南方世族,铲除反对势力,实行文化专制而用的手段罢了。

大臣和学子看到的只是考试公平,但皇帝考虑的不止这么多,要对抗北元、镇抚人心、安定北方,这些都是为了国家的大计。

朱高炽认为这才是当时朱元璋最真实的想法。

但面对朱棣不同观点,他不敢争辩,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朱棣将自家老大的表情尽收眼底,轻笑一声说道:

“我知道你不相信,但我可以明确告知你,当时我人虽在北平,可洪武时期京师之地有我的眼线。”

“那时我大哥已离世多年,洪武帝就想着培养朱允炆那个小王八蛋,可朱允炆是什么样的性格?与你不同,他是真懦弱到了骨子里!”

“说白了就是一个废物!”

话落,朱高炽眼神微动,但随即很快就平复了下来,等着朱棣的后文。

“那时整个朝中的文官集团都想扶持朱允炆,也可以说是朱允炆的铁杆。可偏偏朝中那些勋贵武将则偏袒洪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