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沙陀崛起 人格冲突(1/9)
公元878年,唐朝境内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局面。
沙陀人自从获得独立藩镇后,就愈发骄横,逐渐不服唐朝的管制。
878年,大同遭遇灾荒,且漕运也不通畅。防御使段文楚只能挪用军粮来赈济灾民。
李尽忠等人趁机发动兵变,拥戴李克用造反,占据云州,将段文楚残忍杀害。
随后,李国昌与李克用占振武、大同两地,合兵向南侵扰河东。
5月,河东节度使窦浣发动土团军士平叛,土团却直接聚众闹饷。
朝廷将窦浣换成昭义节度使曹翔,并集结多个藩镇军队平叛。
曹翔勉强镇住了闹饷士兵,但在八月被沙陀兵击败,于九月在晋阳暴毙,死因可疑。
之后,昭义军在城中大肆劫掠。但河东百姓异常彪悍,反而将昭义军打死了不少。
10月,朝廷让李钧(昭义)、李可举(卢龙)、赫连铎(吐谷浑)等人联合平叛。
11月,官军与叛军于洪谷作战。
李钧战死,崔季康逃跑。昭义军溃散抢劫,又反被百姓打死不少。
879年2月,崔季康兵变被杀。李侃、李蔚先后接手河东,但都称病辞职。
最后康传圭勉强控制了局面。
李国昌父子拿不下河东,河东不断兵变,也无法平叛,双方陷入了僵持。
南方,朝廷将高骈调往江东,任镇海节度使。
黄巢从江西转道向北,想劫掠江南,但被王凝击败,又被高骈部下张璘追击。
黄巢只能一路向南,进入了福建山区,于878年12月攻破福州。
但张璘穷追不舍,黄巢走投无路,只能继续逃往岭南。
……
拓跋焘:“祖父,他们现在发动叛乱是不是有点早啊。”
拓跋珪:“可不是啊。虽说黄巢在造反,但唐朝总归还有一口气……”
在他们的不远处,赫连家的三人也在悄悄地议论着什么。
赫连昌:“这年头还有姓赫连的?与我们有关系吗?”
赫连勃勃:“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乱世中能否还有胡人势力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