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正轩意绘机梭影,阿妹情迷趣事馨(1/4)
刘家人在前院聚集,众人七嘴八舌,讨论得热火朝天。而刘正轩独自行至后院,负手而立,仰头望着天边那一抹悠悠浮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深知父亲多年来一直从事布匹生意,脑海中灵光一闪,首先想到的便是在织布这个领域谋求创新与突破。
此时正值大晋朝,民间大多依靠种植葛藤来生产葛布。这葛布依据葛纤维的粗细以及质量的差异,衍生出了不同的品种。那些奴隶和平民所穿着的葛布,皆是用粗葛纤维纺织而成,质地粗糙厚重,颜色也略显黯淡,被称作“绤”。
而奴隶主和王公大臣们身上所着的葛布,则是由细纤维精心纺织而成,其质地轻柔顺滑,光泽亮丽,名为“絺”。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朝代,只有身着“絺”的人,才有资格自由地进出衙门,参与国事的议论。
而那些穿着“绤”的奴隶和平民,只能默默在底层辛勤劳作,根本没有资格染指国事,身份地位的巨大鸿沟清晰可见。
大晋朝现有的纺纱机皆为手摇式,且极为简陋,并未配备纺锤,纺纱之人需长时间不停歇地转动摇柄,方能纺出些许纱线,纺纱速度慢如蜗牛爬行。
刘正轩眉头微微皱起,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珍妮纺纱机的改良版本。那改良后的纺纱机巧妙地设置了八个纺锤,操作极为简便,即便是几岁的孩童,只需稍加指导,都能独自一人轻松操作,纱线仿若灵动的丝线,源源不断地被纺出。
再看当下的织布机,大多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亦被称为腰机。其使用之法颇为繁琐,操作者需用足稳稳地踩住织机经线木棍,右手紧紧握住打纬木刀,一下又一下地用力打紧纬线,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手臂的酸痛。左手则时刻保持着投纬引线的姿态,精神高度集中,容不得一丝懈怠。
这种足蹬式腰机结构简单,并未设有专门的机架,卷布轴的一端紧紧系于操作者的腰间,操作者需双足用力蹬住另一端的经轴,以此来张紧织物。
随后,还得用分经棍将经纱按照奇偶数仔细地分成两层,再用提综杆缓缓提起经纱,形成梭口,最后以骨针小心翼翼地引纬,用打纬刀完成打纬。整个过程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对操作者的技艺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刘正轩站在原地,紧闭双眼,脑海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