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政治暗战(2/3)
有道理,政治是无情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抉择,背后都可能涉及他自己的家族,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命运。
“爸,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知道我所走的路,可能无法再回头,但我不能停下。我必须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公正、更加有序。即使在这条路上,会有无数的阻力和痛苦,我也要走下去。”
顾父深深地叹了口气,他虽然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子陷入如此复杂的政治斗争,但他明白,顾晨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无论如何,他只能选择支持。
---
政治暗战的背后
随着改革政策逐渐推进,顾晨不仅要面对来自地方的挑战,还有不少来自党内高层的竞争对手。在一场关于地方财政政策的讨论中,顾晨发现,原本支持改革的几个高层领导突然变得沉默,甚至有些人开始提出与改革背道而驰的建议。
其中,李昌伟是改革初期的坚定支持者,但这一次,他却站到了反对一方。他站起身,严肃地说道:“我理解改革的必要性,但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改革带来的社会成本,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改革的推进势必带来较大的社会震荡。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也不能因一时的急功近利,把地方百姓的生活推向困境。”
顾晨心头一动,李昌伟这番话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却是在用一种隐晦的方式提出“暂缓改革”的建议。顾晨知道,这不仅仅是李昌伟个人的观点,很可能是地方势力的暗中支持。
他决定不再犹豫,强硬回应道:“李部长,改革带来的一时震荡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我们为了避免短期的麻烦而放弃改革,那我们将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国家的未来,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选择回避。”
---
应对挑战的决策
随着高层会议的深入,顾晨终于意识到,眼前的挑战不仅仅来自地方和媒体,更深层次的是各方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博弈。为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他开始采取更加谨慎而果断的措施。
他决定与几位关键的中央领导私下会面,拉拢更多的支持力量,确保改革不受外界势力的干扰。在与李庆东的一次会谈中,顾晨直言不讳地表示:“李书记,当前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地方反对势力与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