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隐秘行动(2/3)
中报道市场波动和企业经营困难,试图引导舆论,将一切归咎于改革政策。
“他们想用经济手段,逼迫我们调整政策。”王炜看完最新的市场分析报告后,语气沉重。
顾晨淡然一笑:“他们的目标不是经济,而是政治。”
他随即做出决策:
金融部门加强市场监管,特别是资本流动的监测,防止不正当手段制造市场恐慌。
舆论战反击,通过官方渠道公布改革的积极成果,同时邀请国内外权威经济学家解读政策,化解公众疑虑。
针对地方的精准施策,对于确实面临困难的地区,提供专项支持,同时加快改革配套政策落地,缓解地方政府的压力。
顾晨知道,沈斌的资本网络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权力斗争的一部分。要彻底破解这个局面,必须找到更精准的突破口。
---
地方博弈与新策略
在党内讨论推进的同时,顾晨也开始加紧与地方高层的沟通。他决定采取“分化策略”,将地方势力内部的利益差异最大化,以削弱其整体反对力量。
他选择亲自赴几个关键省份调研,并在多个场合召开闭门会议,直接与地方领导人对话,听取他们的实际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中央不是要削弱地方,而是要让地方更有竞争力。”在一次会议上,他对地方领导人直言不讳,“如果继续维持旧模式,不仅你们的财政压力会越来越大,企业也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
这一番话,让不少地方官员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一些此前态度犹豫的中间派,开始向改革方向倾斜。
与此同时,顾晨也开始布局“改革联盟”,吸纳更多坚定支持改革的地方领导人,形成新的政治合力。
这一步棋,让黄志强、李昌伟等人感受到压力,他们开始意识到,如果继续被动应对,可能会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掌控力。
---
关键抉择与政治整肃
随着局势的发展,顾晨决定采取更为果断的行动。
他提出,要对党内某些阻碍改革的“顽固势力”进行整顿,特别是那些利用职权为地方利益集团提供庇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