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耕地系统」

第33章 宇宙的规则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3章 宇宙的规则(6/21)

,不断完善基于宇宙意识的量子农业技术和应用体系。他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量子农业将在宇宙意识的引导下,实现更加辉煌的发展,为宇宙生命的延续和进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宇宙意识与量子农业融合取得初步成果后,林宇和艾丽开始关注到量子农业在不同宇宙生态系统中的适应性问题。宇宙广袤无垠,各个星球的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从高温高压的气态巨行星大气层到寒冷孤寂的小行星带,从充满强酸强碱液体的星球湖泊到有着强烈辐射和磁场的星球表面,量子农业若要在全宇宙范围内推广,就必须克服这些极端环境带来的挑战。

他们带领团队踏上了漫长的宇宙生态探索之旅。首先来到了一颗名为“炎星”的星球,这里的表面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大气中充满了各种炽热的等离子体。传统的量子农作物在这样的环境中瞬间就会被气化。林宇和艾丽通过对炎星环境的详细分析,发现其特殊的高温等离子体环境中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量子能量波动形式。他们开始尝试对量子农作物进行基因改造,使其能够耐受这种极端高温并利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进行生长。经过无数次的基因编辑和实验,终于培育出了一种名为“炎晶麦”的量子农作物。这种作物的细胞结构中融入了特殊的耐高温量子晶格,能够在炎星的高温环境中稳定生长,其麦粒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状态,富含极高的能量和营养成分。

接着,他们又来到了“冰渊星”,这颗星球几乎是一个寒冷的冰球,表面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冰层厚达数千公里。在这样的环境中,量子能量的流动极为缓慢,生命迹象几乎难以寻觅。林宇和艾丽并没有放弃,他们深入研究冰渊星的冰层结构和微弱的量子能量活动规律。通过在量子农作物中植入特殊的量子冷聚能装置,成功开发出了“冰魄稻”。这种水稻能够在极低温度下缓慢生长,从冰渊星的冰层中吸收微量的量子能量和矿物质,其生长周期极其漫长,但产出的稻米却具有极强的耐寒性和保鲜性,食用后能够为生命体提供长时间的能量支持。

在探索不同宇宙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林宇和艾丽还发现了一些星球上存在着独特的量子共生现象。例如,在“幻彩星”上,有一种会发光的量子微生物群落与量子农作物形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有耕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