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站到风口上(2/3)
市场不景气,而且这种状况已持续了好几年,很少人认为距离触底反弹的时间不会太长。
恰在此时,古城矿务局把所属的十几个集体性质的小煤矿,一次性推向公开市场,寻求改制主体和接盘者。这种举动,犹如在原本平静的湖水中投了一块巨石,激起的巨浪不可能没有回响,不可能不引起嗅觉比猎犬还灵敏的捕食者的注意!
毫无疑问,远在省城的闽商会,这次是冲着矿务局准备改制的十多家小煤矿而来。
作为已经在古城买了一个私营煤矿的乜小仔,肯定是朋友老乡眼中的先知先行者,是煤炭行业的内行,在这支队伍中的地位一定举足轻重,我甚至怀疑他就是牵头的人。
乜小仔的实力有多大,我不甚了解,但见识过这位仁兄花钱时的大方和干脆劲,知道他是干大事的人。
乜小仔虽然对这个产业的兴致颇高,但他对煤炭生产却一点也不懂,据我所知,他在古城政商两界认识的人不多,资讯来源相当有限,迫切需要人,最好是古城当地的行内人士,在接下来的抢矿大战中,助自己和自己团体一臂之力。
我估计,自己大概率就是被乜小仔选中的助力者。
最近一段时间,我已经被这件事折腾的烦不胜烦,竭力想让自己远离这个旋涡,但冥冥之中,似乎有张无形的大网,把我牢牢网在其中,无论怎样挣扎,都挣不脱束缚,反而越陷越深。
身处旋涡中心位置,古城当地但凡能和煤沾点边,手中有点钱或者有点实权的人物,自然不会对近在眼前、滴着油汁的大肥肉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借助天时人和地利的便利,早在一个多月前,4-11事故的处理结果尚未公布,矿务局新一届领导班子还未搭建好,剥离处置集体小煤矿的消息,还仅仅只是传闻的时候,他们已经闻风而动了。
作为后起之秀,手中有两个煤质优良的小煤窑,还有一个洗煤厂的林子龙,现在在古城的小煤窑老板圈子中,也算是一号人物,大部分同行,包括年龄大我十几二十岁的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龙哥”。
由于有北方公司这道防火墙的阻隔,同行们并不清楚,宝龙矿和山梁矿生产的煤炭能卖多少钱,不知道这两个小煤窑的盈利能力有多么恐怖,但他们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