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之后」

第163章 找合伙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63章 找合伙人(2/3)

古城县的民营煤矿,大多分布于北部和中西部山区,按地理位置,划分为两大片区。

北片以榆树坪为中心,范围包括三个乡镇的二十多个行政村,总共有七十多个小煤窑,数量是西部片区的两倍多。

北片地区最大的小煤窑,是梁氏兄弟的红旗煤矿,年产量达到八万吨,矿工数量将近两百人。

梁氏兄弟是榆树坪当地人,哥俩名下除了红旗矿外,还有另外四个小煤窑,其中两个是他们自己的,另外两个是和别人合伙,但由他们控股的。

凭着手中掌握的五个小煤窑,年产原煤二十万吨的实力,梁大豹当仁不让地成为北片地区,小煤窑老板圈子中呼风唤雨的头号人物。

早在二十天前,梁大豹就找过我,想让我和他联手,拿下榆树坪煤矿的劳司一井、二井。

这两个小煤矿,已经被矿务局列入关停并转名单,确定要进行改制,转让产权。

一井和二井名义上是集体所有制,产权属于劳动服务公司,但一直被榆树坪矿当作生产区队管理,以开采大矿回采过后,剩下的边角煤和保安煤柱为生,有属于自己的井口,年产量分别是三万和四万吨。

矿务局的文件说的明明白白,这次剥离小煤矿的大原则,是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转让产权,关停并转过程中,必须杜绝国有和集体资产流失。

这几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谁想要我家这些小煤窑,请掏钱出来,谁出的钱多,就卖给谁,买家最好别让卖家为难。

矿务局新领导班子规定这个政策,实属出于无奈。

这块蛋糕的诱惑力太大,觊觎者众多,还没开始投料,已经让神通广大的名路神仙们,撕扯得难解难分。

直接或间接的上级领导,得罪不起的各方面的关系户,个人的亲戚同学、故交旧友纷至沓来,把矿务局几个主要领导,搞得脑袋一个顶两个大。

凡是开口的,都自认为有开口的资格,一个都惹不起,哪个都不能得罪,于是逼得局领导不得不选择最简单,也是最粗暴的办法,把大家心目中一致认为的,门道一定很深,博弈肯定非常激烈,绝对存在利益输送或交换的附属煤矿剥离工作,放在阳光下面操作,公开打出“价高者得”的牌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辞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