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英雄的母亲是巾帼女英雄!(3/4)
场又一场的胜利!”
“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都是巾帼英雄!”
黑暗之中,传来袁毅一句句的话语。
他带着最浓烈的感情说出这一句句的话。
直如针尖一般扎入人们的心中。
舞台背后的视频之中,一张张照片消失。
换上了一段视频,一个刚刚回家探亲的年轻士兵。
手中抱着一罐罐的骨灰跪倒在二老身边。
回家不足一日,部队紧急集合的命令传来,他拜别两位老人再次奔赴战场。
死亡通知单传来,两位老人心如刀绞。
可是她们依然让小儿子参军。
视频播放到这里,伴奏响了起来!!!
“儿时我常常听人说。”
“裹着小脚的那个。”
“是困在深山里的阿嬷。”
“她和阿公是包办的,大字也不识几个。”
“结婚前连面都没见过。”
“炊烟飘过,煮饭的柴火把腰压弯了。”
“黄昏日落,阿公敲着碗筷把歌唱着。”
“她每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过,等远方开来的车。”
“门口的板凳在那从来没挪过,眼神还在期盼着。”
歌词以深情的笔触,带我们走进阿嬷的内心世界。
开篇便提到“儿时我常常听人说,裹着小脚的那个,是困在深山里的阿嬷”,这里不仅勾勒出阿嬷的传统形象,也暗示了她所处时代的艰辛与不易。
随后,“她和阿公是包办的,大字也不识几个,结婚前连面都没见过”,这些细节展现了旧时代女性的普遍命运,以及阿嬷在婚姻中的无奈与接受。
然而,阿嬷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的坚韧与牺牲。
歌词中“炊烟飘过,煮饭的柴火把腰压弯了,压弯她不止柴火”,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阿嬷勤劳持家的形象。
而“她每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过,等远方开来的车”,则表达了阿嬷对远行儿女的深切期盼。
这种期盼,在战争的背景下,更显得沉重而悲壮。
这个时候,歌曲进入到了最重要的一部分。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