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上海的兴起(1/3)
中英谈判之时,侵华英军总司令璞鼎查曾经要求开放鸦片贸易,主张鸦片贸易同其他商品一样纳税后公开经营销售。也就是说,英国希望鸦片贸易合法化。
这是英国早就有的希望,在议定《南京条约》之前,巴麦尊训令璞鼎查,要他基于中英两国间维持永久谅解的观点上,使中国政府把鸦片贸易置于正常化、合法化的地位。
并期望他利用适当机会,促使耆英奏请道光帝改变禁烟政策,使鸦片以正常税饷、正规贸易从而合法化。
但道光帝对鸦片贸易不松口,谈判代表耆英也不敢擅作主张。因而,对鸦片问题只字不提,所以条约上也没有显示。
况且鸦片贸易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在两个国家的正式条约文本上大谈鸦片,当然也会给英国抹黑。
在鸦片贸易上的绝口不提不代表清朝达到了禁绝鸦片的目的,反而是进入了一种不可言的境地。
鸦片贸易反而形成了一种公开的走私,清朝的官员都知道明哲保身,不会因为制止鸦片走私而引发新的一次中英冲突,良心上过不去的只能用视而不见,而还有更多的人一直在鸦片走私上牟利。
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南京条约》并未公开,无论是鸦片商人还是官员,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此时,李九章还没有烦到鸦片这件事情上来,但十三行衰落让他对沈云峰又有了新的认识。
他没想到沈云峰对局势把握的如此精准,一个蛮夷能有如此眼光,给他开蒙的那个人肯定很厉害。
当然,李九章根本想不到所谓开蒙的流浪人是个虚构的人物,谁也想不到一个活生生当下的人是来自后世的。
签订《南京条约》后,由于“广东之富扬名于天下”,又是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场,首当其冲成为清政府的榨取对象。
道光帝决定让十三行商人就地筹款作战争赔款,此举令不少行商纷纷破产。
广东官府传令行商伍绍荣等人,要求追索300万银元,限全体行商六日内全数交清。
这次赔款,十三行中的巨富怡和行伍绍荣被勒缴100万银元,行商公所认缴134万元,其他行商摊派66万银元。
此外,《南京条约》中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