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遍神州之北京」

故宫博物院: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故宫博物院: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1/6)

一、引言

故宫博物院,这座位于北京心脏地带的宏伟建筑群,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全球瞩目的文化遗产。自1925年成立以来,它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探访,成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窗口。本文将深入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文物珍藏以及游玩攻略,带您领略这座“世界五大宫”之首的独特魅力。

二、历史沿革与背景

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稳稳地坐落在北京市中心那至关重要的中轴线上。说起它的前身,便是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

那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整整耗费了14年的漫长时光才得以建成。在那段悠悠岁月里,它是明、清两代共计24位皇帝起居生活和处理朝纲政务的关键所在。这座占地面积约达72万平方米的宏伟壮丽的庞大建筑群,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其建筑工艺精妙绝伦,不单单是咱们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领域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保存程度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中的一员翘楚。

1912年,伴随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紫禁城就此告别了其肩负的皇宫的历史重任。1914年,在外朝区域顺势成立了古物陈列所,让众多珍贵古物有了向外展示的契机。1925年,在内廷区域郑重地正式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这一标志性的时刻,意味着这座古老且神秘的宫殿从此以全新的博物馆的姿态,向广大公众敞开了怀抱。历经近乎百年的砥砺前行与发展变迁,故宫博物院已然成功塑造成了一个集古代雄伟大气的建筑群、宫廷世代珍藏的奇珍异宝、历代璀璨多姿的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并且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三、建筑特色与布局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对称,东西两侧建筑相对称分布,形成了一种庄严而和谐的氛围。整个建筑群以午门为,向北依次为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主体建筑,直至神武门结束,全长近千米。

1午门:作为故宫那庄严肃穆的正门,午门巍峨高大、雄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足迹遍神州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