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为什么臧荼该死?(1/3)
皇帝对臧荼的征讨,如雷霆万钧。
楚汉战争5年时间,全天下似乎都忘记了最北方的匈奴。杀父称王的冒顿单于在南方诸国混乱的情况下,没有进入中原发生冲突,却从西到东开始整合草原力量。
当然,草原上的整合,从来都只有一种方式——征战。
小部落之间的征战,汇聚成一个中等的部落,中等部落继续征战,合并成一个大部落……这套路就和《2048》和《合成大西瓜》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小部落的文化和印记被抹杀,最终的结果就是草原上竖起一面全新的王旗。
——冒顿单于。
从杀了他爹开始,整合了匈奴王的部落,开始纵横侵袭东胡,吞并娄烦、白羊河南王等部落,在蒙恬曾经打下的河套地区发展壮大,兵锋直指燕、代。
燕国始终受到来自北方的游牧部族的威胁,从周朝到明代,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如此。
在楚汉大战中,臧荼始终没有真正参加大战,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北方的威胁始终存在,大兵南下,就会国中空虚。
随着匈奴势大,草原人南下的意愿也强烈起来,骑兵开始屡屡在代国附近袭扰,而韩信灭赵之后,代国实际上已经被消灭,并没有新的代王出现,朝廷的官员又不足以强力掌控代国或者代郡的军力实现抵抗,而一旦匈奴夺了代国,直接威胁到的就是燕国。
臧荼就派兵进入代地,试图把战线前推。
但是这种未经皇帝批准的部队调动,就被视作是谋反。
加上燕国丞相温疥密告,上报刘邦说燕王臧荼有谋反之意。
温疥可是臧荼自己一路提拔起来的将军丞相,并不是刘邦的嫡系,这个时候跳出来给刘邦发密报,到底是什么情况?
也许只有陈平知道真相。
分封诸侯国始终都是权宜之策,是在大战之后获得喘息之机的障眼法,那些获得国土封号的诸侯看不清楚这一点,以为自己就此可以江山永固、子子孙孙传续下去,如姜子牙一样传承八百载,但是张良陈平非常清楚这就只是权宜之策。选择长安作为国都的时候,就已经把后面的所有政策都想清楚了。
天下不需要那么多诸侯国,尤其是外姓的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