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第44章 刘邦是个假皇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4章 刘邦是个假皇帝(1/3)

“秉直你对儒家有偏见。”公孙尼子不愿意触及这个话题,叔孙通还是自己在稷下学宫的校友,公孙尼子不愿意在这里讨论叔孙通。

“也不过是闲谈罢了。”张诚笑着道歉。

“既然郡县更好一些,那么刘邦为什么还要选择分封呢?他不知道郡县的好处?我观萧何执政,也大多沿袭秦法,刘邦也是个精明的人,不会看不出郡县的好处?何况刚刚经历了项羽分封导致的天下大乱,还要重蹈覆辙?”

“刘邦现在是个假皇帝,选择分封是没办法的事情,有些事情由不得他选择。”张诚思索片刻,这样解答扶苏的质疑。

“假皇帝?这话怎么说?”公孙尼子问。

这场发生在教务处的讨论,只有徐福和赵杏儿一直在旁听而不发一言。徐福是真的不感兴趣,什么天下之争的,和自己一个方士有什么关系?和自己一个化学家又有什么关系?赵杏儿则是对这些比较陌生,此前只是负责商行事务,对帝王争夺之类的,很少触及。键政神马的,都是男人最爱的活儿。

“分封诸侯这事儿,也不是项羽想封,也不是刘邦想封,是天下动荡,各种势力割据一方,不得不封。”张诚说出自己这段时间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众人陷入思索。

“韩信从进入齐地开始,就手握重兵,军政两手抓,以曹参为相、以灌婴为锋,甚至连项羽都觉得韩信已经有了三分天下的资格。据说韩信封齐王还是他自己主动向刘邦索取的,迫于形势,刘邦不得不封这个王。”张诚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王冠岂是那么容易戴上的?后来韩信身死未央宫,当然有种种原因,但是后世很多喷子都认为韩信主动要王位,在刘邦心里扎下了最大一根刺。问题是打工人还得自己出面要报酬,这都是什么道理?找你要报酬就心里有刺,这都什么黑心资本家?然后还要史官在书上写下你是宽厚长者,宽厚个屁,长者个屁!

“张耳久在赵地,故旧势力盘根错节,当初刘邦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可以治理赵地,就直接封了张耳去做赵王,却又安排了张苍做赵相,算是监管起来;臧荼的燕王是投降来的,韩信没有派人去接管领土军队;九江王英布在长江流域做大,兵强马壮扩张四方,本就是一方霸主,刘邦给了个淮南王的封号,不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