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第45章 硫化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5章 硫化(2/4)

尔关心外界的战事,但是蒙恬并没有试图训练出一支常备军队,张村的所有兵卒,都只是民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他们有保卫家园的决心,却没有走出大山的欲望。

这也是无奈。

除非外来的武装对张村开始围剿,也许会逼得张村每个人不得不拿出保养的锃亮的气步枪,走上充满血腥的战场?

那如果皇帝开出很好的条件呢?自己要不要投降?

张诚没有想过。自己又不是城主,自己只是村长,是大学的副校长,是研究院的学术主管。这些事自己不能做决定。

这二十五年的人生,自己已经熬过了始皇帝的十七年,熬过了二世皇帝的三年,又熬过了楚汉相争的五年。如今自己还只是个青年,却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未来的岁月很长,是不是继续顺应时代熬下去、忍下去呢?张诚其实没有打算。

但是自己现在的情况,和八年前在咸阳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那个时候自己确实面对庞大的帝国毫无力量,甚至连救援一下扶苏都要假手于人,救一下蒙恬都要装哭冒险才能从赵高眼皮底下弄回这个假死的尸首,多了的事儿,几乎一点儿都不能做。

楚汉之乱,天下已经平添了太多的缝隙,张诚现在已经有能力在长城外建造城池、赵杏儿能从韩信手里捞出钟离眜来,自己也有上百部电台放在这个天下各处,情况当然不一样了。

但是接下来呢?

关于郡县制、关于分封制的讨论,张诚也只是随声附和瞎扯一气,张诚熟悉更多的国家治理方法,更人性的、更有效率的、更强大的方法。但是所有那些国家的组织形式,都需要相当基础的条件支撑——交通、通讯、人民的教育、丰富的社会分层。

无论是大秦还是大汉,本质上还都是广袤天下的农民国家,适合什么制度,难道张诚能比扶苏和公孙尼子更高明吗?

这就是张诚有意回避关于天下争执的讨论的原因。自己只是一个理工男,在有限的时光里,把关键的技术从这个世界中释放出来,已经有了电报、已经有了旋翼机,自己给这个世界全新的尺度,已经做的很好了,如果身边的人更多一些,可以再做得多一些……比如自己就不曾设想过,橡胶这种东西会被一个师范系的女学生无意之中发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