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何为普天之下,何为率土之滨?(3/6)
间接完成大一统,就问号称王朝最巅峰的盛唐服不服
从某种意义上说,前元蒙古,以及历史上的大清,也是被中原文化成功输出,最终走向融合的产物。
儒家,如果说在张山风眼中,还有价值的话。
那么,其仅剩的价值,只剩下文化输出了!
毕竟沉淀了上千年,已经形成了极其成熟的一套文化体系。
从幼童的启蒙,到课堂的讲学,从功名的选拔,到入仕为官……
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体系,在完整度上,能够与之匹敌。
包括张山风和朱佑樘极力促成的大明学校,与各种大学,在教育体系的完整度上,尚不足以与之抗衡!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儒家经过千年发展,虽然走偏了。
但是!
它已经偏出了新的高度,偏出了个性!
所以,要搞文化输出,让其他国家的人,学学诗词,写写小说,风花雪月,红袖添香……
儒家,太合适了!
而且不像算学、火器等等,这种极有可能反噬自身,危险系数极高的输出,无疑是绝对不能输出滴。
否则,让张山风去玩输出,送上火器锻造,经济理论,或者冶炼育种之流……
回过头来,被融合的是大明,还是蛮夷呢?
那不叫文化输出,那叫卖国!
一念及此,朱佑樘想通关键,决意支持张山风。
但是……
等了半天,张山风半晌没下文了!
于是,朱佑樘不得不出面了。
他明白:以张山风的树敌程度,其主张基本上不可能被文官接纳。
这个时候,他要是继续保持沉默,此事八成黄了。
这可是关系他的皇图霸业,他着急了。
“徐公和李公所言有理!”
朱佑樘缓缓起身,语气顿时凌厉起来:
“然,朕想问一问诸君。
何为普天之下?
何为率土之滨?”
如此简单的提问,显然没人作答。
不是不会,是大家都知道,这是老大在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