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京津之战的前夜(6/7)
的勇敢毛遂自荐,正是这一理念最生动的体现。
周院长迅速组织科研团队投入到通讯设备的研发工作中。李琳整日埋首于图纸和实验器具之间,她的桌上堆满了各种设计草图和记录数据的纸张,每一张纸上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对各种设计方案的思考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她和助手们开始尝试用不同材质的线来传输信号,从普通的棉线,到具有一定导电性的细铜丝,每一种材料都进行了反复的测试。他们自制了简易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用一个简陋的开关来控制电流的通断,以此模拟信号的发送,再通过自制的感应装置来接收信号,观察信号的传输效果。
老工匠赵师傅带着几个年轻学徒,不辞辛劳地跑遍了周边的工坊和店铺,四处寻找各种金属丝、木材等材料。他们在挑选材料时,十分仔细,会认真对比不同金属的导电性、柔韧性,以及木材的坚固程度等特性。对于每一种材料,他们都会详细记录其各项参数和使用效果,以便为后续的实验提供参考。
但难题却接踵而至。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始终存在不稳定的问题,信号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常常出现时断时续的情况。李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比如在导线外面增加绝缘层,以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信号的影响;调整信号发射的强度,试图增强信号的传输稳定性。然而,这些方案在实际测试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信号传输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与此同时,赵师傅也被材料加工问题所困扰。有些金属丝由于太细,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折断,导致实验进度受阻;有些木材的质地不均匀,这对制作高精度的实验样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装置的稳定性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军队筹备京津战役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战士们在训练场上日夜苦练射击、拼刺等技能,他们挥洒着汗水,不断提升自己的战斗本领,力求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战斗状态。物资部门也在加紧筹备枪炮、弹药、粮草等物资,确保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充足。然而,通讯问题却始终像一块沉甸甸的巨石,高悬在大家的心头,成为了战役筹备过程中的最大阻碍。我多次派人询问科学院的研发进展,周院长每次都无奈地表示他们正在咬牙坚持,全力以赴地攻克难题,但由于困难重重,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