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牵牛花子杀虫消食等(6/7)
-功效与作用:泻肺平喘,逐饮化痰,主治痰饮壅盛,肺气上逆所致的喘咳。
-使用方法:将牵牛子和葶苈子研为细末,大枣去核,与药末混合,制成丸剂。每次服用3-6克,饭后用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疗程以喘咳症状明显减轻为标准,约7-10天。
9牵牛子治脚气水肿方
-组成:牵牛子(炒)、木瓜各30克。
-功效与作用:利水消肿,舒筋活络,主治脚气水肿,下肢沉重疼痛。
-使用方法:将两味药研为细末,每次服用3-6克,用黄酒送服。每日2次。疗程以水肿消退、下肢疼痛减轻为度,约10-15天。
10牵牛子治肝硬化腹水方
-组成:牵牛子(炒)、丹参、白术各30克。
-功效与作用:逐水消胀,活血化瘀,健脾利水,主治肝硬化腹水。
-使用方法:将药材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疗程根据腹水消退情况而定,一般需要持续治疗2-3个疗程,每个疗程15-20天。
七、可否食疗配伍与禁忌
牵牛花子具有一定的毒性,一般不建议作为常规的食疗食材大量使用。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经过合理的配伍和严格的剂量控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食疗辅助治疗。例如,前面提到的牵牛子粥,在水肿患者脾胃功能尚可的情况下,短期适量食用,有助于利水消肿。然而,牵牛花子的使用存在诸多禁忌。孕妇禁用,因为其泻下逐水作用较强,可能导致流产。脾胃虚弱者、体质虚寒者也应慎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加重病情。此外,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二者药性相反,同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牵牛花子进行食疗或药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自行滥用。
八、炮制方法及相应的剂量和使用
炮制方法
生牵牛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生牵牛子泻下作用峻猛,毒性较强。
炒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断面浅黄色,稍具香气时,取出晾凉。炒牵牛子泻下作用缓和,毒性降低,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