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风疆韵」

第6章 语言与文化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6章 语言与文化(2/4)

方言。

这个倒也不仅限于上海,基本全国各地,包括海外都是一样。

“上海本地人”和“在上海的人”,这两个概念并不能等价。

“本地人”是像尹秋这样土生土长,世世代代都在上海的人,而“在上海的人”就宽泛多了,其中尤其以上海开埠后的新移民最多。

语言只是一个最容易展现出来的表象,它实际上代表的是经济、思维方式等差异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同观念和认知。

它代表了亲缘、继承以及文化。

徐远风知道本地人并不是有意排斥,可他本就敏感自卑的心,也的确因此而受伤窘迫过。

16年寒窗苦读,他一刻都不敢松懈,好不容易来到了罗马。

可这里,遍地都是出生就在罗马的人。

有的时候,在日常交流中,大家会习惯性地说一些上海话,这就跟徐远风自己在家乡也会说老家土话一样,从根本上来讲,这不是什么事。

可徐远风也的确会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看着面前的尹秋,徐远风有些僵硬地开口。

“结婚后,你好像平常跟我说的都是普通话。”

尹秋理了理额边的碎发,回答得无比官方。

“啊?普通话……对啊!”

“普通话多好,它增强了人与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社会统一,增强各民族的沟通……嘿嘿,百利而无一害嘛。”

“好东西,我从小就学,特别喜欢。”

看着尹秋刻意解释的模样,徐远风心中似乎有什么柔软的地方被轻触了一下。

是啊,尹秋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的语言环境就是那样。

可自从她跟自己在一起之后,她跟自己的沟通,永远都是用自己能听得懂的普通话,只有在跟她父母私下讲话的时候,她才会使用方言。

即便如此,只要自己加入对话,尹秋也会立马换成普通话,引导她爸妈也使用普通话。

这一度导致,徐远风听得懂上海话,还是因为他同事们潜移默化的“教导”。

看着徐远风沉默的样子,尹秋主动打破僵局。

“对了,你不是要问我上海话的区别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沪风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