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0】我拿好了(3/4)
齐皇宫临走前,特地去和郑长忆告别。
大齐皇帝正值壮年,郑长忆青春依旧。
童子歌也是不显老的样貌,皱纹都没怎么长,辞官后身上那股端着的官气也消散了,更显得温柔和顺,出去说只有二十来岁也肯定有人信,只是这三年鬓角生了几根白发。
坐在水榭,郑长忆说要顺手帮他拔了,童子歌解了发髻让他弄。
拔完了,童子歌随手挽起长发,心念一动,不知想着什么发型,手上不由自主的盘着,却散的不成样子。
他自觉好笑,多年未梳的发髻,如今哪里还能记得。
临别时,郑长忆隐约觉得,他真的是在告别。
郑长忆没多说什么,只说,一路平安。
——————
童子歌渡海回到荆州,稍作安顿后,便前往皇陵。
这些年,皇陵的打理一直是他和影卫们在负责,纸钱供奉从未间断,如今的皇陵,绿树成荫,肃穆又宁静。
童子歌来到陵前,熟练地燃起纸钱,待火熄灭,他又仔细地将纸灰清扫干净。
随后,他来到陵墓旁的矮山边,拿起工具,不紧不慢地挖了一个小坑。
他缓缓解下佩戴了十余年的玉璧,是自己打了粉色珠花络的那半。
他将其轻轻放入坑中,接着,捧起泥土,一点点将坑掩埋。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全程未发一言。
离开皇陵后,他顺路去了那座破道观。
老方丈还在世,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如今已是白发白须,整个人更显仙风道骨。
童子歌从前曾自己出资重修道观和救苦太乙仙尊像,此时,他走到神像前,虔诚跪拜。
起身时,老方丈踱步过来,目光温和地问道:“公子此番前来,所求何事?”
童子歌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轻声说道:
“未曾求什么,只是恰好途经此处,不敢轻慢,便虔诚拜谒,只望神佛安好。”
————
童子歌回了南岭,没有去找端木姐弟,而是去找了两个孩子。
柏宁槐远都已经成年,从前还跟着自己去过大齐历练过一阵,如今看着,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