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明交错时空中的温情重聚(7/9)
熙年间的朱棣笑着摇摇头:“未来的事,还是让它顺其自然吧。重要的是我们把握好当下,为大明的未来努力。”
众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气氛热烈而融洽。代王在一旁思索片刻,开口说道:“今日这场奇遇,真可谓是上天对我大明的眷顾。只是如此离奇之事,若传出去,恐怕会引起朝野震动。”
朱元璋微微皱眉,目光扫视众人,沉稳地说道:“此事确实不宜声张。咱们几人心里明白就好,切不可让外界知晓。如今首要之事,是要让朝廷尽快稳定下来,老四登基之后,诸多事务需要妥善安排。”
建文时期的朱棣连忙应道:“父皇放心,儿臣明白其中轻重。儿臣登基之后,定当整肃朝纲,广纳贤才,让我大明江山永固。”
齐王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脸上带着一丝感慨:“今日与父皇、大哥及诸位相聚,实乃人生一大幸事。过去我们兄弟之间,因种种缘由,聚少离多。如今借着这奇妙机缘,倒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亲情。”说着,他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朱标看着几个弟弟,眼中满是兄长的关怀:“今后,咱们兄弟之间要相互扶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团结一心,共同为大明的社稷着想。”
徐达放下手中的筷子,神色认真地说道:“陛下,太子殿下,诸位王爷,老臣以为,军事方面也不可懈怠。如今局势虽有变化,但边境的安危始终是重中之重。”
朱元璋微微颔首:“徐爱卿所言极是。老四,你登基之后,对于边防之事要格外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
建文时期的朱棣恭敬地回答:“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儿臣定会加强边防建设,选拔良将,确保我大明边疆安稳。”
洪熙年间的朱棣也补充道:“边防稳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这方面,还需多借鉴前人经验,不断完善防御体系。”
这时,徐妙云轻声说道:“各位大人都在商讨国家大事,我虽为女流之辈,但也知道百姓的生活至关重要。希望今后能多施行一些惠民政策,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建文时期的朱棣看着妻子,眼中满是赞赏:“妙云所言甚是。百姓乃国家之根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