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梦之界珠」

第177章 灵境助梦,青春破茧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77章 灵境助梦,青春破茧(4/6)

开发工作中。

项目开发进入第八周时,团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敦煌壁画的矿物颜料数据与现代渲染引擎严重冲突,《将进酒》场景中的虚拟酒液要么呈现诡异的荧光绿,要么在折射时完全失真。林小悠连续三晚泡在实验室,布洛芬药瓶在键盘旁堆成小山,直到某个凌晨四点,她突然意识到应该用吐蕃时期的研磨工艺来模拟颜料颗粒——就像王老师用牦牛角制作手柄那样,让技术回归材料本身。

全息投影里,王老师的虚拟形象突然切换成真实影像:那是去年冬天,他裹着军大衣在零下二十度的拉萨,用牦牛角打磨出vr手柄的雏形。“教育不该是单向输出,”他对着镜头呵出白气,“就像酥油灯需要青稞油才能点亮,科技也需要文化根基才能生长。”这段视频是他在支教期间传回的教学日志,此刻正投影在林小悠的开发文档旁。

“最近总感觉离开vr就不会解题了。”在每周一次的团队例会上,数学组的陈雨薇突然开口。她的眼白布满血丝,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出虚拟数轴的轨迹。林小悠心中一凛,想起上周物理测验时,自己竟对着真实试卷发愣,满脑子都是vr界面的动态公式。当晚,她在开发日志中新增了“认知代偿监测模块”,要求系统每小时弹出现实世界的感官测试。

然而,前行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团队很快就遭遇了巨大的难题,卡在了《将进酒》的场景设计上。3d模型加载速度缓慢得如同蜗牛爬行,延迟高达800s,这使得整个体验如同卡顿的老旧影片,严重影响效果。团队成员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关键时刻,计算机社社长李浩然挺身而出,他正用碳基材料制作的触控笔修改代码,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

“试试把李白的书法笔触转化为光流场参数。”他的声音从隔音舱外传进来,给迷茫中的团队指明了方向。林小悠依言将《上阳台帖》的运笔速度曲线输入渲染引擎,酒肆的灯笼光突然呈现出狂草般的流动轨迹。为了模拟“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意境,他们调用了敦煌壁画的矿物颜料光谱数据,最终让虚拟酒液在特定角度折射出孔雀石的幽蓝。

那一刻,酒肆中灯火摇曳,光影交错,仿佛真的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豪情万丈。团队成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虚幻梦之界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