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二人的无奈(2/3)
。”
闻言,吕不韦下意识地抚着胡须,目光深邃。
在这略显昏暗的厅堂之中,此时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
沉默良久,吕不韦微微仰头,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二位所言,细细想来,确实不无道理。
然,当前水患肆虐,多地百姓流离失所,农田被淹,房舍倒塌,形势刻不容缓,此时若还按部就班,在朝堂之上从容商议,只怕等到决策定下,灾祸已然酿成无可挽回的局面。”
说到这,吕不韦微微皱眉,神色间满是焦急,继续说道:“本相必须当机立断,迅速调配各方资源,唯有如此,才能将此次水患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待此次水患平息之后,本相自会静下心来,重新梳理政务流程。届时,定会更加注重引导大王参与其中,朝堂诸事皆可让大王发表见解,使其在实践中培养治国理政之能。
不过,朝堂之上人心复杂,大王尚且年幼,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本相实在担心,过早让他涉足这些纷争,稍有不慎,便会让他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说到此处,吕不韦神色庄重,右手抚胸,沉声道:
“我吕不韦对大秦的一片赤诚之心,日月可鉴。自辅佐先王以来,所做的一切,上为守护大秦的锦绣江山,下为护佑大王的锦绣前程。”
他长叹一声,无奈道:“只是在这过程中,为了达成目的,难免会有些行事方式不被众人所理解。
但本相每一步皆权衡利弊,实乃迫不得已。
还望二位能够体谅本相的一番苦心,携手共度这艰难时局。”
闻言,李斯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深吸一口气。
语气愈发谦卑,一字一顿道:“相邦所言极是,吾等皆曾在相邦麾下效力,自是对相邦敬仰有加。
只是,相邦若能在一些至关重要的事务上,主动与大王共同商议,如此一来,既能在朝堂上下彰显大王的圣明,又能让相邦一心为公、辅佐君王的美名在秦国传颂千古,流芳百世,成为后世臣子竞相效仿的楷模。
相邦为大秦操劳半生,这般善举,必将在秦国朝堂之上留下一段佳话,被世世代代之人传颂不息。”
听到李斯的这番话,吕不韦笑容依旧,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