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完成了仪式(1/3)
她不太擅长盘发,于是干脆模仿古装剧中的侠女形象,将头发半披在肩上,并在头顶别了一个假发包。这种发型既简单又带着几分古典韵味,正合她的心意。
为了迎接今日的开学,她特意跑到书店买了空白的折本,亲手抄写了《三字经》和《千字文》。
这两本书都是宋朝才有的启蒙读物,非常适合教学,而她在抄写时,还特意删掉了《三字经》里关于唐代以后的历史部分,以免引起争议。
早餐过后没多久,村民们陆续带着孩子来到学堂,虽然夏暖暖早已声明不收学费,但送孩子的家长还是或多或少带了些礼物。
穷人家送来的是自家晒的鱼胶、鱼干、虾干等海货,富裕一点的则带来了鸡蛋和新鲜蔬菜,夏暖暖笑着收下了这些心意,毕竟这是大家对她的一份信任。
最早到的是林凡家的两个孩子,大丫和小螃蟹,紧跟着的是林凡堂兄林羽家的孩子,七岁的大壮和五岁的桃儿。
大壮人如其名,壮得像根小大壮,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一看就是个天生的孩子王。
半个时辰后,再没人带着孩子上门了。
夏暖暖心里清楚,今天就这些人了,来上学的大多是男孩,一共二十个,女孩却只有三个,除了林凡家、林羽家的,就只剩村长家五岁的孙女赛男。
看来,村民还是更看重男孩,对她的教学也未必完全信任。
不过,夏暖暖并不着急,她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争着抢着把孩子送来,就像当初求她提供晚稻种子一样。
正式开学前,先举行了拜师礼,在古代,老师的威望极高,“天地君亲师”便是最好的证明。
尽管孩子们平日顽皮,但在家长的反复叮嘱下,再加上书案上那把长长的戒尺,他们总算安静了下来,规规矩矩地完成了仪式。
第一堂课,夏暖暖教的是《三字经》。
她一句一句念,孩子们便摇头晃脑地跟着学,宽敞明亮的学堂里,落地大玻璃窗透进阳光,新打的书案、新铺的地板、新编的席子,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然而,没过多久,孩子们的天性就开始显露无遗,渔家人常年与大海搏斗,性格彪悍,这种特质自然也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