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78章 洞房花烛夜(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78章 洞房花烛夜(下)(2/3)

好的绢布,让齐国公府的人直接从大门一路铺到洞房,不够再去江都宫的府库领用。

在两名贴身宫女的搀扶下,头盖红盖头的丹阳公主杨翎踩着绢布铺成的路,一路走到了洞房外面。

而齐国公府的下人早就在洞房门口放好了一个马鞍,杨翎需要从马鞍上跨过去,寓意婚后一切平平安安,称之为“坐鞍”。

“坐鞍”之后,一名跟在身后的宫女将一只用红绸包裹的活雁抛入屋内,因为鸿雁代指书信,若是以后夫妻二人分隔两地,就靠书信维系感情了。

因此,这只大雁是绝不能杀死的,婚礼过后还要将它放生。

这一步,称之为“奠雁”。

因为婚礼是在晚上进行,因此早在秦昇出门去迎亲时,齐国公府的宾客便已经散去,他自然也不需要再去招呼客人,而是跟着杨翎一起进了洞房内的青庐(又称百子帐,意为多子多福)互相对拜,分左右在婚床两头坐好,称之为“入帐”。

坐好之后,他和杨翎二人便要从一旁的盘子中抓起一把把的金钱和彩果朝着一旁观礼的亲朋好友撒去,寓意财源广进,早生贵子,五谷丰登,一边撒嘴里还要一边念诵着愿文:

“今夜吉辰,杨氏女和秦氏儿结亲。伏愿成婚以后,千秋万岁,保守吉昌。”

这个环节,称之为“撒帐”。

“撒帐”过后,便有童男童女端着合卺酒走到床边,用稚嫩的声音高声喊道:

“请新人共饮合卺酒。”

与后来的交杯酒不同的是,合卺酒并不是用杯或者碗喝酒,而是将一个匏瓜对半切开,用作盛酒的酒具。

因为匏瓜味苦,使得酒水也略微带有一丝苦味。

因此,新人共饮合卺酒,便有同甘共苦之意。

喝过合卺酒之后,又有人端来一碟羊肉,秦昇和杨翎各自拿起筷子象征性夹起一块吃下,这便是“合卺同牢”。

合卺礼后,又有人端来两把剪刀,秦昇和杨翎分别拿起一把,各自剪下一缕头发放在一起。

随后,秦昇用一根红绳将两缕头发绾在一起,打成结,放入一个精美的盒子内,作为他与杨翎夫妻同心的见证,即为“结发礼”。

在见证过新人的结发礼之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