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年4月15日 广州(1/5)
第二百一十五章
1971年4月15日
广州
进入70年代,运动度过了开头激烈、混乱的3年,相对平静下来。大规模的武斗、串联、派系斗争已基本停歇,工厂复工,学校复课,政府机关也逐渐恢复履行正常管理职能,大批知识青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去了,使运动中最狂热的参与力量从城市中被抽离,社会生活也慢慢走上正轨。
比起过去二十年在政保工作中无形的刀光剑影和辛劳紧张,在英德的公安干校里,陈振忠的生活平凡而单调。冬季填湖造地、兴修水利的工作结束后,他被分派到连队的猪场养猪,劳动强度不算大,有空闲时间看书休息,还没人监督,就是猪圈里气味难闻了些,但他已经很知足了。
一开始,到了星期天,上午他洗完自己的衣服,下午就步行十几里路,到另外一个连队去看郭曼国。郭曼国一直是他的顶头上司,又是有着丰富地下工作经历和政保领导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对他的工作支持很大。以前在厅里,每天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郭曼国的办公室,两个人仿佛有商量不完的工作、说不完的话。在他们二人的直接指挥下,广东省厅的政保工作成为全国政保战线的一面旗帜,以至于全国对港澳的联络工作都统一归口到广东管理。
可到了郭曼国所在的干校连队,两人见面除了问候一下彼此,多数时间都不知该说些什么,更多的只是相顾无言苦笑以掩饰痛心疾首。看着郭曼国日渐消瘦的身形和逐渐增多的白发,陈振忠心酸不已,后来去的次数就很少了,专心致志养他的猪。猪们吃饱喝足呼呼大睡时,他就靠着猪栏,捧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看得津津有味,这套书还是从方梅那儿要来的。
逢周日,有时还约上几个老同事去县城里逛逛,偶尔买点儿最便宜的动物饼干过过嘴瘾。街上的行人中,只要看到衣衫最褴褛的人,不用问,一定是干校的人。他们虽然穿的破破烂烂,但气质与当地农民迥然不同,因此,当他们在街上瞎逛时,总有一帮小孩子跟在屁股后头起哄:“穿得破,吃得好,一人一块大手表!”
猪圈里只养了五头猪,养猪的目的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到年底杀了给干校的同志们改善伙食,养多了也养不起,食堂没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