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千问」

申命第9章 问题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申命第9章 问题中(3/4)

犯代求”的描述形成了救赎史上的呼应,凸显出人类在罪的绝境中无法自救,迫切需要一位代求者和救赎者。

(四)圣约关系的微妙张力

上帝多次威胁要灭绝以色列(申9:14,19,25),但最终却因摩西的代求而保留了与以色列人的恩约。这种“审判-代求-赦免”的模式,深刻揭示了圣约关系的吊诡性:既强调人的责任,又完全依靠神的守约慈爱(hesed)。先知何西阿后来用婚姻比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关系(何2:19-20),将上帝与以色列人的关系比作夫妻,尽管以色列人时常悖逆,但上帝始终不离不弃,坚守着爱的承诺。

三、对现代信仰生活的深刻警示

(一)警惕属灵骄傲的侵蚀

摩西三次强调“不是因你的义”(申9:5-6),这一话语如同一记警钟,直指信徒最容易陷入的功德主义陷阱。在宗教改革时期,“唯独恩典”(gratia)的呼声在这里得到了旧约的有力支撑。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深刻指出,真正的谦卑是“完全否定自己,以致惟独仰赖神”。在现代信仰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因自身的成就或行为而产生的骄傲情绪,牢记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

(二)建立恩典记忆共同体

为了对抗集体遗忘,上帝设立了定期的逾越节(出12:14),以色列人通过每年庆祝逾越节,纪念上帝带领他们出埃及的伟大救赎。此外,他们还堆石为记(书4:6-7),用有形的标记来铭记上帝的作为。现代教会可以通过圣餐礼、见证分享、周年纪念等方式,效法诗篇78:4中“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他的能力……述说给后代听”的教导,建立起一个共同铭记上帝恩典的信仰共同体。

(三)培育危机中的信望爱

以色列人在危机中暴露的群体恐慌(民14:1-4),提醒着现代教会需要建立稳固的属灵支持系统。保罗“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林后4:8)的见证,为我们示范了在试炼中持守信心的路径。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和挑战时,信徒应相互扶持,依靠上帝的力量,培育出坚定的信心、不灭的盼望和无私的爱。

(四)重建代求者群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圣经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