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穿越关东,枪马无双」

第43章 惊蛰的惊险之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3章 惊蛰的惊险之旅(1/4)

“终于到地方了,可累死小爷了!”

惊蛰拄着打狗棍,小脸造得乌漆嘛黑的,鞋底与鞋帮藕断丝连,总算还勉强没分家另过,青布小褂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这一路跋涉,远比想象中的要难,花费的时间也更多。

差不多一百五十里地,快马加鞭用不了一天就能到。坐马车的话,白天套车出发,晚上打个尖,第二天赶在下午之前也完全能到。

但是用两条腿走路就不一样了,而且惊蛰本身还是没长成的半大小子。在怀德县境内的时候,惊蛰多次看到拿刀动枪的探马拦旗,马蹄子敲在地上嗒嗒作响。

惊蛰虽然不知道各村屯联庄会、粮户大院基本都已经收到怀德韩家的海叶子,但是本能直觉还是告诉他:要在怀德县境内万分留神!所以身上剩下的奉小洋票不敢花,而是真真切切的在乞讨,比要饭花子还像要饭花子。

惊蛰的这个高端操作,怀德韩家就是掘地三尺也是白扯。韩老实要是能有这个决心与耐心,也不至于被撵出屁来。

好在关东大地好混穷,要饭花子想要乞讨银钱肯定是难上加难,但是粮食肯定不缺。惊蛰往往在屯子里转一圈,褡裢里就能塞满苞米面大饼子,有时候还会有荤汤腊水的。

到了晚上就钻屯子头的柴草垛,或者是在废弃地窝棚里睡觉。

人都说“要过三年大饭,给个知县都不换”,此言不假,惊蛰在出了怀德县境之后,虽然危险已经解除,但是仍然拎着打狗棍要饭吃。

最后鞋底子都要走掉了,才终于赶到龙湾县城。

就在韩老实犯愁怎么找一顿饭辙的时候,惊蛰已经溜溜达达的进了龙湾县城的南门。

龙湾县城作为老牌重镇,曾经是古扶余国以及大金国的都城,武穆元帅的“饮马黄龙,与诸君痛饮”,指的就是此地(题外话:老家就是龙湾的,有条河名为饮马河,是松花江一个支流,就是为了纪念岳元帅,惜哉)。

其繁华程度肯定是完全不次于怀德县城,买卖铺户林立,益升合绸缎庄、庆源厚金珠店、宝升堂药局子、福瑞德粮米行、永来合沽衣铺、六庆成烟麻店、增聚盛炉银号……这些都是大买卖,更有各种剃头铺、馃子店、山货栈、浴池点缀其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民国:穿越关东,枪马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