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醒醐润物细无声(4/4)
桥墩,再铺上木板,便形成了一座简易却坚固的桥梁,极大地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效率与安全性。
醒醐米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犹如一场技术革新,极大地提升了大燕王朝的水利建设水平。百姓们惊叹于醒醐米的奇妙功效,也对沈家的智慧与仁心钦佩不已。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来,用自己的双手,为重建家园贡献力量。
沈明轩手持犁刃,站在祭天台前,深深地将犁刃犁入冰冻的土地。沉重的犁铧翻开冻土,露出了下面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泥土中,隐约可见新生的麦苗根系,在努力地向下扎根,汲取着养分。他翻开的不仅仅是冻土,更是大燕王朝来年的希望,犁出的不仅仅是泥土,更是新的生机。
《农桑辑要》、《四民月令》、《汜胜之书》……一本本古老的农书,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典籍,不再是书斋里的摆设,而是被沈明轩奉为圭臬,成为了指导春耕的实用指南。他将农书中的知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春耕方案,指导百姓进行春耕生产。
当最后一缕夕阳,穿透厚厚的云层,洒向祭天台的时候,祭天台上的通天藤,已然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枯萎的藤蔓缓缓地化作泥土,融入大地,成为了滋养新生麦苗的肥沃养料。林小满将凝望着远方,轻声说道:“归墟之门,已然封印。但真正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是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勤劳善良的人民。”
沈明轩放下手中的犁刃,走到林小满身边,与她并肩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炊烟袅袅升起的村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粮荒之战,他们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重建家园,恢复民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是,他们也坚信,只要百姓心中有希望,土地里有粮食,大燕王朝的根基,便永远不会动摇。民心所向,江山永固,这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才是真正的强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