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藏地的拉伊(2/5)
巷间回响,传遍了每一个角落,让医馆的善举与仁心,如同阳光般洒向了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时光流转,多吉与巴桑的智慧之举逐渐开花结果。那精心排演的戏剧,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藏族大地的各个角落徐徐展开。演员们身着华丽的藏袍,脸上涂着鲜艳的油彩,用质朴而真挚的表演,将医馆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们演的是医馆里医生们日夜操劳、救死扶伤的场景,是那些因病痛而绝望的患者在医馆重获新生的奇迹,还有那些因贫困而无力支付诊费的人们,如何在医馆的仁爱与包容中,用勤劳的双手换取健康与希望。
与此同时,那首《医馆情》的拉伊,也在高原的风中越传越远。它的旋律简单而悠扬,歌词质朴而深情,如同高原上的青稞酒,醇厚而绵长。人们在田间劳作时唱,在篝火旁围坐时唱,甚至在赶着牦牛去远方的路上也唱。歌声飘荡在雪山脚下,回响在草原之上,传遍了每一个部落,每一个村落。
很快,医馆的名声就如同高原上的阳光,照亮了藏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口口相传,都知道了寺庙旁的医馆,那里有医术高超、心地善良的医生,无论何种疾病,都能在那里找到治愈的希望。若是实在无力支付诊费,医馆也从不拒人于门外。他们允许患者留在医馆,帮忙打扫庭院、照顾花草,或是协助熬药、整理药材。在这里,劳动与感恩成为了一种无声的契约,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换取健康与尊严。
医馆的慈悲之心,不止于此。他们深知,藏族大地广袤无垠,许多部落地处偏远,那些年迈的老人、体弱的妇孺,或许无法长途跋涉来到医馆。于是,他们定期组织义诊队伍,带着药箱和医书,踏上巡诊之路。马蹄声声,踏过崎岖的山路;驼铃阵阵,穿过茫茫的草原。他们来到一个个部落,为那些卧病在床的老人把脉问诊,为那些因劳作而受伤的牧民敷药包扎。医馆的医生们,如同高原上的守护神,用他们的仁心仁术,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温暖与希望。
部落里的人们,望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大夫们,眼中满是感激。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谢意,献上洁白的哈达,端上香甜的奶茶,还有那亲手制作的糌粑。他们知道,这些医生不仅带来了健康,更带来了希望与未来。从此,医馆的名字,如同高原上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