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铁齿嚼春冰,撮合了新王秋容暮的情缘(2/4)
心见性。\"小兕忽闻清越之音惊起帐中栖鹰!
\"今圣人赐可汗七宝雕鞍,取《小雅》"君子万年,福禄绥之"深意——此鞍承托的可是三千里陇右杨柳,九万顷中原春风。\"
小兕瞥见雕鞍上錾刻的麦穗纹在烛火中浮动,与帐外草原月光交融。
默啜抚过雕鞍上流转的麦穗纹,毡毯银壶忽然震颤——那纹路竟在游牧之主秋容暮的掌心化作长安春水。
小兕望着这个广袖当风的故人,想起几十年前太液池畔,彼时仍是周朝使者的青年郎君,也曾以半阙《秦风》惊落突厥王帐的霜雪。
默啜可汗摩挲着马鞍上缠绕的蔓草纹,青铜烛台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阴影。这个能在马背上辨出三百种草香的草原雄鹰,此刻却像迷途的孤狼困在汉字的迷阵里。突厥一族喉间似被天山积雪堵住,镶着红宝石的额带渗出细汗。本是前来寻衅,此刻却被汉家典故织就的罗网困住。
帐外忽飘起鹅毛雪,和逢尧的鹤氅上渐渐积起银白,宛如披着半幅《洛神赋图》的烟云。众人面面相觑,终是将那番“鞍安天下”的妙论,伴着雪片呈至可汗案前。
“长生天作证,那汉使的眼睛比鹰隼还利。”他抓起银壶痛饮,酒液顺着虬须滴落,“他说‘鞍’字藏着平安,难道‘刀’字就注定见血?!!”毡帐外的风突然掀起帘角,一卷《千字文》的残页掠过案头,恰停在“天地玄黄”的字句上。
然而,在这个雪夜。俊朗清秀的和逢尧,竟然与突厥王庭吟诵\"岂曰无衣\",佩剑上的冰棱折射着小兕牟子中的篝火。
\"汉使多如阴山雪。\"默啜解下腰间金蹀躞掷于银盘,玉器相击声惊破凝滞的暮色,\"能令本汗想起长安牡丹的,卿是第一个。\"
暮色漫过金帐,和逢尧的紫袍渐次染上夜的颜色:\"可汗可知中原冠冕之重?当年太宗赐颉利可汗紫金冠,冠上缀的不是明珠,是长安十二时辰的晨钟暮鼓。\"
小兕此刻竟然窥见,默啜剪落的长发缠绕着紫袍玉带,在祭火中化作翩翩玄鸟。
当祭天圣火燃亮敕勒川的夜空,和逢尧袖中的《周礼》简册正渗出柏木清香。他望着向南而拜的默啜,忽然想起出塞那日,太平公主赐的西域葡萄酒在玉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