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3章 搭机去克里特岛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章 搭机去克里特岛(5/8)

他正用多功能工具敲击zbd25履带式战车的复合装甲,声波回馈在平板上勾勒出悬挂系统的应力分布图。

两人身旁的战术平台上,二十余枚新型组合手榴弹泛着哑光黑。

这些新玩意儿分为可拆卸、调节延时的引信头,装药战斗部,可选择的塑料尾盖三部分,装药战斗部分为单接头和双接头两种,装有05单位和1单位的标准装药,战斗部可以多次首尾相接,组成不同的当量组合以完成不同任务。

这些模块化装备正如威龙所言充满工程美感:采用3d打印蜂窝结构的引信头可承受12g冲击,延时调节环带有触感反馈的棘齿装置;战斗部的钛合金螺纹接口能承受3000次旋接测试,标准装药筒内置活性破片预制层,05单位的锥形装药模块专门针对cqb环境设计,而10单位的长杆装药则可穿透15钢筋混凝土。

暮色中的整备区突然亮起频闪警示灯,远处跑道传来鹞式旋翼机的尖锐啸叫。

红狼下意识按住耳麦,接收频道里加密数据流冲刷的沙沙声与战车液压系统蓄压的嗡鸣形成诡异共鸣,某种混合着火药与液压油的气息正在空气里蔓延——这熟悉的味道让他后颈汗毛竖立,每次重大行动前特有的战栗感正沿着脊柱攀升。

zbd25的液气悬挂碾过融雪与混凝土接缝时发出特有的蜂鸣,红狼透过车长周视镜凝视着莫斯科郊外特有的铅灰色天穹。

这辆配备第三代gl-at装甲的钢铁巨兽正以战术行进速度穿过三道防爆堤,主动防御系统的毫米波雷达不断扫描着十二点钟方向的鹞式运输机群,车载ai在平显上投射出不断刷新的起降时刻表。

空军基地的战争美学在四月寒风里肆意铺陈:六座s-500的91n6a多功能雷达如同机械百合般徐徐转动,l波段监视屏上跳动着半径400公里内的117个空中目标;十二架伊尔-76d-90a正在3号超级跑道进行大象漫步,其中三架的货舱里露出tos-2重型喷火系统的辨识性六联发射管;身穿极地迷彩的地勤班组正用激光引导车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装载架推入44号机腹。

威龙蜷缩在载员舱战术终端前,防化服袖口露出的腕部植入体正与战车火控系统进行量子加密握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