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贾府事了归家去,往日旧事起波澜(5/6)
弟上看出不对,大人请看,”
怀安起身指向信件,凝声道:
“李安,字宇绶,榆林人士,生于前天启元年,于崇祯三年因战乱失散,后无音讯,这个李安的生年与消失之年与一人甚是吻合。”
“哦?是谁?”
“李定国!”
“他?!”
李定国,这个如同被刻意抹去的英雄人物,若非刘毅恰好看过他的生平,也会一头雾水,此人生于明末动乱之际,出身寒微,十岁因相貌不凡被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收作义子,排名第二,为义父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但这不是他的转折点,在张献忠死后,后金南下,他归顺南明,两度打的清军大败,甚至生了放弃西南的想法,可惜吴三桂叛变,将永历帝杀害,这位闻得消息,悲愤生疾,不久溘然长逝。
而在大衍,李定国依旧归属前朝,以一己之力挑起前朝最后的荣耀,可惜大衍天命所归,贾演贾源二兄弟将他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自刎红河,也是实在的英雄人物。
“就因为时间吻合,你就确定李安就是李定国?”
“自然不是,”
怀安摇了摇头,从怀里又取出一份信件,
“这是开国之初留下的旧档,彼时的锦衣卫还是太祖驾下亲卫,他们奉命追查李定国后人去向,将云南、辽东、陕西翻了个遍,仍无所获,后偶从一醉酒老翁口中得知,李定国早年化名李安,与一豆腐西施有些瓜葛,经查实,这或是民间戏言,以讹传讹,恰逢李定国兵败自刎,先荣国祈求为其敛葬,太祖允之,此事就此打住。
如今二者相配,恰恰指向了这李安,就是李定国。
顺着此条线寻找,终在李明乡试登榜大醉后做的一句诗中又发现了线索。”
“诗?什么诗?”
“昨夜寺间才好梦,今宵惊觉断鹿鸣。”
“这……”
刘毅刀眉微皱,这一句诗不算什么,词藻平仄意境都是下乘,但若联想到前朝和大衍,那就不一样了,
“大人,那前明太祖曾于皇觉寺中梦见真龙,遂争霸天下,我大衍太祖雪中得神鹿指点,才面南朝北,这一句分明是在指责我大衍夺了前朝江山,就凭这些,卑职断定这个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