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执笔者」

第250章 绍兴和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50章 绍兴和议(2/3)

己私利,才主张议和。你对得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吗?对得起大宋的百姓吗?”

“够了!”宋高宗一拍桌子,怒道,“朝堂之上,成何体统!此事容后再议。”

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可议和的事情却并未就此搁置。秦桧等人在宋高宗耳边不断吹风,最终,宋高宗还是决定派使者前往金国,商讨议和之事。

谈判桌前,南宋的使者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金国的使者则翘着二郎腿,满脸傲慢地说道:“想要议和也可以,你们南宋必须割让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大半土地给我大金,每年还要向我大金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南宋使者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条件也太苛刻了吧,能否再商量商量?”

金国使者冷笑一声:“哼,没得商量!你们若是不答应,那就继续打仗,看看你们南宋还能撑多久。”

南宋使者无奈,只好将金国的条件传回临安。宋高宗得知后,虽然心中也有些不满,但一想到战争的残酷和金国的威胁,最终还是咬咬牙,同意了这些条件。

绍兴和议就这样签订了,消息传来,整个南宋一片哗然。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朝廷的这一屈辱决定。“还我河山!”“反对议和!”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这是什么世道啊!我们好不容易盼来岳将军打胜仗,结果朝廷却要割地赔款,这不是卖国吗?”一位老者愤怒地说道。

“就是,岳飞将军为了收复失地,出生入死,现在却被朝廷这样对待,天理何在啊!”一个年轻人也跟着喊道。

面对百姓的抗议,秦桧等人却不以为然。他们一边派人镇压,一边安抚百姓,说这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无奈之举。

而我,坐在现代的书桌前,看着这些历史资料,心中五味杂陈。绍兴和议的签订,虽然换来了一时的和平,但却让南宋失去了大片土地和尊严,也让岳飞等爱国将领的心血付诸东流。南宋朝廷从此偏安一隅,沉醉在虚假的繁华之中,最终走向了灭亡。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的这句诗,道尽了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与期盼,也让我们看到了绍兴和议背后那无尽的悲凉。作为历史的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历史的执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