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

第330章 太子要造反25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30章 太子要造反25(2/3)

哪怕是不识字的老农,也能依图而行。

三年的时间,长歌对朝堂的掌控也越来越紧,真正的大权在握,整个大昭就是长歌的一言堂。

因为敖丙的不断奔波努力,大昭的天灾并没有造成什么大影响,大多数的百姓都能吃饱,对长歌这位小皇帝也是真心拥护,造反?那是不可能的。

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家里为长歌和敖丙设立神位,日常供奉,可见民心可用!

这三年,长歌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包括:

《专利法》,鼓励百姓发明创造,朝廷会根据发明带来的利益,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这些发明一旦被商家看中,就要在礼部的见证下,签订契约付给专利费用,如果是利国利民的发明,朝廷也会给予官职,当然都是一些没有实权的虚职。

《土地法》,明确规定所有的土地归为国有,无论是官员乡绅还是百姓,都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想卖的话,只能卖给官府,官府再把土地租给百姓耕种,租金只收三成,再加一成的税收。

长歌还实行了“自留地”制度,凡大昭子民,自出生后,便有半亩的土地,这半亩土地,归个人所有,无需纳税,且不允许买卖。

好在之前抄了那么多家,这些世家手里的土地可不少,长歌把从世家手里抄来的土地,划成自留地分给百姓,只要有地有粮食,百姓们就不会造反,他们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吃饱穿暖,不受欺负而已。

同时,长歌还废除了人头税,实行田亩收税制,有多少地,交多少税,锦衣卫早就统计完了全国的人丁数目,这也是为了增加人口,没有了人头税,百姓们才会多生孩子。

对于开荒的土地,前三年是不收税的,三年后只收一成的税,而使用权归开荒者所有,终身不变。

人口越来越多,耕地也会面临不足,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满足需求,这一政令给了百姓开荒的积极性,耕地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

还有就是商税,大昭是有商税的,只是这商税收的有些低,为三十税一,跟田税比起来,简直跟没有一样。

作为现代人的长歌,自然明白,大头的税收,还是商税,在力排众议后,商税改为:普通的商品为两成税,奢侈品为四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